1947年2月,陈清如考入地处浙江金华的国立英士大学工学院机电系。当时的英士大学隶属于国民政府教育部,学费、杂费、住宿赞全免,但吃饭的费用要个人承担,每月需交30斤米。陈清如每月接到家早汇来的生活费,首先就要换成米票,随即将米票交给学校。
英士大学创办于1939年,该校是为纪念民国初年的革命先烈陈其美而成立。陈其美(1878-1916),字英士,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早年在桐乡当学徒,1906年赴日本东京警监学校学习警察法律,此间他时常和革命党人交往,并于当年冬加入同盟会。1908年春,陈其美回到上海,投身于反清斗争,参与组建了中围同盟会中部总会。1911年武昌首义成功后,陈其美在上海率领起义军占领闸北巡警总局,随后攻破江南制造局,宣告上海光复,
并出任沪军都督。12月2H,陈其美率江浙联军攻克南京,为成立临时政府奠定了基础,被孙中山誉为“革命首功之臣”。民国成立后,他追随孙中山进行反对袁世凯复辟活动,1916年在上海法租界被刺杀身亡,年仅38岁。
为了纪念革命先烈陈英士,浙江省政府于1939年5月将抗战爆发后筹备成立的省立战时大学正式定名为省立英士大学。该校从创办到1943年为省立大学,内设工学院、农学院和医学院3个学院,下设土木工程、机电工程、应用化学、农艺、农业经济、畜牧兽医、医学、药学8个系以及农学、合作2个专修科。英士大学办学地点最初设在浙江的松阳、丽水等地,1942年5月迁移到云和、泰顺。1943年4月,经国民政府行政院同意,该校改为国立英士大学。英士大学升格为国立大学后,学科有所调整,一度将工学院划出,独立为国立北洋工学院,史称泰顺北洋工学院;停办了医学院。后又收回工学院,增设了法学院、文理学院和艺术专修科。抗战胜利后,英士大学于1945年11月迁至浙江永嘉,次年3月又迁到金华,先后设立了法学、农学、工学、文理4个学院,行政、财政、会计3个专修科。1949年金华解放后,金华市军管会报经上级批准,决定停办英士大学。征得杭州市军管会同意,英士大学工学院、农学院等院系的师生、图书、仪器设备并入浙江大学。
(本文摘自《一心向学——陈清如传》薛毅,贾玲,王海锋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47年2月,陈清如考入地处浙江金华的国立英士大学工学院机电系。当时的英士大学隶属于国民政府教育部,学费、杂费、住宿赞全免,但吃饭的费用要个人承担,每月需交30斤米。陈清如每月接到家早汇来的生活费,首先就要换成米票,随即将米票交给学校。
英士大学创办于1939年,该校是为纪念民国初年的革命先烈陈其美而成立。陈其美(1878-1916),字英士,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早年在桐乡当学徒,1906年赴日本东京警监学校学习警察法律,此间他时常和革命党人交往,并于当年冬加入同盟会。1908年春,陈其美回到上海,投身于反清斗争,参与组建了中围同盟会中部总会。1911年武昌首义成功后,陈其美在上海率领起义军占领闸北巡警总局,随后攻破江南制造局,宣告上海光复,
并出任沪军都督。12月2H,陈其美率江浙联军攻克南京,为成立临时政府奠定了基础,被孙中山誉为“革命首功之臣”。民国成立后,他追随孙中山进行反对袁世凯复辟活动,1916年在上海法租界被刺杀身亡,年仅38岁。
为了纪念革命先烈陈英士,浙江省政府于1939年5月将抗战爆发后筹备成立的省立战时大学正式定名为省立英士大学。该校从创办到1943年为省立大学,内设工学院、农学院和医学院3个学院,下设土木工程、机电工程、应用化学、农艺、农业经济、畜牧兽医、医学、药学8个系以及农学、合作2个专修科。英士大学办学地点最初设在浙江的松阳、丽水等地,1942年5月迁移到云和、泰顺。1943年4月,经国民政府行政院同意,该校改为国立英士大学。英士大学升格为国立大学后,学科有所调整,一度将工学院划出,独立为国立北洋工学院,史称泰顺北洋工学院;停办了医学院。后又收回工学院,增设了法学院、文理学院和艺术专修科。抗战胜利后,英士大学于1945年11月迁至浙江永嘉,次年3月又迁到金华,先后设立了法学、农学、工学、文理4个学院,行政、财政、会计3个专修科。1949年金华解放后,金华市军管会报经上级批准,决定停办英士大学。征得杭州市军管会同意,英士大学工学院、农学院等院系的师生、图书、仪器设备并入浙江大学。
(本文摘自《一心向学——陈清如传》薛毅,贾玲,王海锋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