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祖上的情况,在我家存藏的《紫芝堂陈氏家谱》中可略有所知。
谱中记先祖玉畴公陈琳是福建莆田人,在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中进士后,开始做官。他在弘治、正德和嘉靖年间做了多年的官,最后在嘉靖年间去世,去世时是在南京兵部右侍郎任上。他秉性忠耿,屡因正义执言,为太监刘瑾等所忌恨,以谤罪调降官职,到广东揭阳去当县丞。正德五年(1510年)秋,刘瑾谋反事败,获有确凿证据,因此伏诛。玉畴公陈琳复召升调,任浙江嘉兴府同知(知府的佐官)。其事迹见于《明史》。(附《赵佑传》内)
今南京中华路市立第一医院所在处,在科举时代为下江考棚,考场大门内右手边原立有石碑,碑铭所记与《明史》文大致相同。
玉畴公是紫芝堂系陈氏的一世祖。“紫芝堂”系的堂号由来,据家谱记载:南京东城外,有一大山名日“紫金山”,亦名“钟山”,传山中产有灵芝草,“紫芝”又名“灵芝”,古以为瑞草,含吉祥之意。陈姓以总堂号的居多。我们这一支的姓氏取用“紫芝”为堂号,可能是先世祖在南京为官,以发祥地或是基于功名科第而自创立的。在记述玉畴公生平行迹之后,谱文中称“自此陈氏历代(紫芝堂系)的后裔,就世居在南京,以迄于今。”(续谱止于1981年)
我家历经明、清、民国而今,仍住在南京,是地地道道的“老南京”了。
关于祖上的情况,在我家存藏的《紫芝堂陈氏家谱》中可略有所知。
谱中记先祖玉畴公陈琳是福建莆田人,在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中进士后,开始做官。他在弘治、正德和嘉靖年间做了多年的官,最后在嘉靖年间去世,去世时是在南京兵部右侍郎任上。他秉性忠耿,屡因正义执言,为太监刘瑾等所忌恨,以谤罪调降官职,到广东揭阳去当县丞。正德五年(1510年)秋,刘瑾谋反事败,获有确凿证据,因此伏诛。玉畴公陈琳复召升调,任浙江嘉兴府同知(知府的佐官)。其事迹见于《明史》。(附《赵佑传》内)
今南京中华路市立第一医院所在处,在科举时代为下江考棚,考场大门内右手边原立有石碑,碑铭所记与《明史》文大致相同。
玉畴公是紫芝堂系陈氏的一世祖。“紫芝堂”系的堂号由来,据家谱记载:南京东城外,有一大山名日“紫金山”,亦名“钟山”,传山中产有灵芝草,“紫芝”又名“灵芝”,古以为瑞草,含吉祥之意。陈姓以总堂号的居多。我们这一支的姓氏取用“紫芝”为堂号,可能是先世祖在南京为官,以发祥地或是基于功名科第而自创立的。在记述玉畴公生平行迹之后,谱文中称“自此陈氏历代(紫芝堂系)的后裔,就世居在南京,以迄于今。”(续谱止于1981年)
我家历经明、清、民国而今,仍住在南京,是地地道道的“老南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