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嘉的爱国情怀
原标题:为什么要回国?他这封信就是最好的回答 | 迹·忆
“我急于回国的唯一原因......是我爱中国。我爱中国的整个,不仅爱她的美德,而且甚至也爱她的贫困和不幸。”
这封信是我国著名的电子学家、微波专家、光纤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宏嘉写给友人沃汉夫妇的,心中坦露了他急于归国的急迫心情。
1948年,黄宏嘉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深造,次年8月获得硕士学位。这时,新中国将要成立的消息传来,让他的思想掀起巨大波澜。美国优越的生活和科研环境,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他充满矛盾,是不是要等博士毕业之后再回国?得知黄宏嘉想要回中国,好友沃汉夫妇也一再挽留。
1948年,黄宏嘉在美国密西根大学
一次,黄宏嘉跟同学李密聊天时,李密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学到多少东西,而在于他贡献多少东西”。这让黄宏嘉感触极大,当时还在犹豫中的他,立刻下定决心,必须马上回国!虽然博士还没有读完,但早一点回国,就能早一点为祖国做出贡献!
黄宏嘉给沃汉夫妇留下了开篇提到的那封信,便启程归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当晚,黄宏嘉冒着被国民党军舰袭击的危险,在香港乘坐货船,穿过台湾海峡,驶往天津。
由于当时通讯并不发达,他是回到祖国怀抱后才知道新中国的成立。而这段经历也提醒了他,现代化的通讯对一个国家是多么重要。或许正是这个缘故,之后他把所有精力都投入现代信息的传播手段——微波与光纤研究上。
1963至1964年,他出版的《微波原理》一、二卷,被国际微波理论研究界评价为是一本“为中国人争气的书”。1965年,他发表了著名的《从微波到光》论文,成为了国内关于光纤可能应用于通信的最早文献。1981年,他以独创的解析近似法,解决了当时国际单模光纤研究中计算繁复的问题,同年,美国纽约理工学院出版了他的《耦合模式和非理想波导》论文集。
《微波原理》是国内该领域的第一本专著
1986年,美国康宁公司向黄宏嘉提出了专利合作,许诺给予丰厚的专利使用费,黄宏嘉断然拒绝了这一请求,并说道“我是中国人,我的发明是给祖国用的!”不久,当听说国内一家企业提出同样的专利使用权时,他却只收了200万元人民币,将其中100万捐给实验室用于科研,剩下的100万悉数捐给了家乡。
黄宏嘉在实验室
黄宏嘉说:“这是我自己的国家,我自己的家都在这儿。”一句简单朴实的话语,饱含的是他强烈的家国情怀,是他永远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但从不求回报的赤子之心。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参考资料:
[1]曾文彪.追忆黄宏嘉院士:一位纯粹的科学家[OL],中国青年报,2021.09.2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2033576790883027&;wfr=spider&;for=pc
[2]从南师附中走出的院士编写组.从南师附中走出的院士[M].江苏: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218-229).
[3]朱利、刘波.老科学家的价值观研究[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1:(46-204).
[4]本文图片来源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