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启铿谈华罗庚:中国最伟大的数学家
陆启铿院士演讲 (新浪科技 韩连巍摄/)
新浪科技讯 2010年6月12日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逝世25周年纪念日。华罗庚的亲传弟子、亲友于6月12日在中科院数学所会聚一堂共同回忆华老的点点滴滴。新浪科技全程进行直播。
图为陆启铿院士演讲,演讲的主题为中国最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
1950年,当时陆启铿院士是中山大学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听了华老在中山大学的学术报告后,他找到了华先生,要做他的学生,跟他做研究,并把自己的文章呈交给华老,1950年陆先生毕业留校,51年华老把他从中山大学调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从此陆启铿院士成了华老的学生,这也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下面我们有请陆启铿先生做报告,他报告的题目是中国最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大家欢迎。
中国最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这不是我的提法,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在日本东京大学讲坛上倒下去的第二天,联邦德国在波恩的马普数学研究所通告牌上,根据所长Hirzebruch的指示,挂上了华罗庚的照片,并且把联邦德国一家主要报纸的有关报道剪贴在其下面,报道说,中国最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去世。这是德国人对他的评价。当时我跟王启明正在那个所访问,我想有不少数学家的成就并不亚于华罗庚,为什么那个报纸把中国最伟大的数学家称号给了华罗庚呢?我想这大概他们认为,华裔数学家的学术成就多数在国外,很多人定居在国外,加入外国籍,唯独华罗庚在新中国成立不久,便没有犹豫,没有观望,毅然携全家从美国绕道回国,把40岁以后的后半生,完全贡献于新中国的数学科学事业,正如美国《科学》杂志期刊上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篇文章所说,他,就是华罗庚,形成了中国的数学。他与祖国共患难,同甘苦,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崇敬。
上述《科学》的文章还说,他就是华罗庚,在中国人民的地位,有如爱因斯坦之在美国,我想这并不是说华罗庚的科学成就堪与爱因斯坦相比。但是在美国大多数人民并不知道相对论是什么东西,他也不清楚,但是他们为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所感动,中国的广大人民也一样,他们为华罗庚拖着病残之躯,走遍中国,到工厂,矿山、油田、农村,深入群众,为的是祖国建设尽自己的力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精神所感动。
我曾经访问过六七个国家,那里的华侨对华罗庚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的。1980年,我跟着华老到香港参加东南亚数学会会议,到了那天起,香港各个大报纸每天都登华罗庚的消息,有一次通俗性的演讲,会场爆满,大多数听众也只能从电视上来看,香港的著名人士虽然不是数学家,也都请他,不是数学的人,也请他,宴请华老为荣。
下面的一张照片就是香港的船王宴请华罗庚,我也跟着沾光了,不但外国的数学家和我谈话时,都知道华罗庚,就是有些不以数学为专业的科学家,也知道中国有个华罗庚。这个照片就是1980年参加东南亚数学双年会,这是陈省身,这是船王,这是华老,这是我和谷超豪。
华罗庚在国际数学界有很高的声誉,1981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这是第一个国内获得美国院士的人,这有一个小插曲,就是人民日报登载这个消息的时候,报道只有一小块豆腐那么大,在一个不太显眼的地方,同时同一版登在头条半栏篇幅报告我国解放后到美国留学得到第一个博士学位,我很生气,因此组织了数学所的老同志,在友谊宾馆请华罗庚吃饭,表示祝贺。这个是照片,刚才是吃饭的时候,那都是我们自己吃钱,不能报销,他们都自己掏钱,请华老吃饭。
上面说过,华罗庚在国外有很大的声望,我作为他的学生跟助手,每次邀请国外专家访问的时候,必先征求他的意见,得到批准之后,才以他的名义出邀请,否则以我的无名之辈邀请就很困难了,国外邀请我去访问,恐怕也是冲着华老和我的原因。伍鸿熙在78年到数学所讲学时,在医院中见到华罗庚,领导接见时他不在场,由专人拍摄的照片没有华老,就不要了。丘成桐与肖荫堂79年到数学所讲学时,华罗庚在英国访问,所有只有他们和我的合营,华老不在。以后许多国内外著名数学家来访问数学所,如普林斯顿研究所所长Wolf,马普数学研究所所长HirzebruchABorel,Grauer虽然也见到华罗庚,但是没有留下照片,他照片很少,他们有些人见到华老了,法国高等研究所所长Kuiper等来访,都没有见到华老,原因都是在国外,下面是一张华老1981年在杭州刘庄主持的国际多复变函数杭州会议的照片,很难得。这是和德国、美国,很多人都去了。
1985年,我在德国正等着华老访问日本之后到德国接受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的称号时,他在讲坛上倒下去了,国外的报纸是这样评论的,正如一个将军在战场上倒下一样的光荣。华老从一开始便注意在数学研究所建立一个优良的学风,我自1951年有幸成为华老的学生,那时候中国很落后,在七十年代跟他交流,那时候比较黑白,这是新华社的一个记者照的。华老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他最初叫我报告R.Fueter写的模函数论,我都是事先战战兢兢小心准备,每一个细节都演算过,以防他问起来,纵然如此,他还问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经常吊在黑板上,十分狼狈,开始的时候我很不好受,面子上很难过,后来我觉得训练使我受益匪浅,知道什么是严谨与严密,以及把一个复杂的定理证明,分析为各个要素并找出关键的所在,就是在这本书中,我发现了其中有些页有黄土斑斑的污点。我问华老为什么书那么脏,他说西南联大躲空袭的时候,在防空洞看书,一个炸弹掉下来,把防空洞炸踏,连人带书埋在土里,他在飞机轰炸的时候还能专心看书,那种雷打不动的精神,使我深深感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