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

钱伟长:推动教育改革

来源:中国科学家      日期:2021-04-29

原标题:他是“三钱”之一,古稀之年出任大学校长,推动教育改革 | 走近科学家

他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向世界贡献了以钱式命名的诸多力学、应用数学成果,例如“钱伟长方程”“钱伟长方法”“圆柱壳的钱伟长方程”等,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三钱”。

他也是著名教育科研工作者,1983—2010年,他先后担任过上海工业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校长或校董事会董事长等职务。

1982年邓小平曾对他的任命请示报告作出批示:“他的任命不受年龄限制。”

他就是我国近代应用数学与力学的奠基人之一钱伟长

钱伟长(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1983年底,钱伟长以七旬高龄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是当时我国最年长的大学校长。

来到上海后,他以独特的眼光和魄力对学校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

上海工业大学校长钱伟长(右一)在上海工业大学电机系实验室检查工作

他首先提出要“拆掉四堵墙”,即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拆师生之间的墙,拆各科系之间的墙,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减轻学习负担,钱伟长提出推行短学期制,精简教学大纲;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相长,钱伟长还主张举办高级进修班,帮助教师更新知识,展现新面貌。

此外,他还开创了学分制和导师制。上海大学是上海最早实行学分制的高校,也是公认的开展学分制最成功的高校。

钱伟长讲学备课

他还强调学生的知识面要宽一些,胆子大一些。学校则要以科学的态度努力改革,爱护青年人,把学生培养成有朝气、有正气、有责任感、有本领,为祖国四化服务的有用人才……

钱伟长在《八十自述》里写道:“学生只有通过主动学习,才能把所学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高等学校应该把学生培养成有自学能力的人。”他说,自己是反对教材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必须经过集体讨论等模式的,“我鄙视那种一本教科书讲30年不变的教学方式”。

针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钱伟长增设了许多新科系,使学校整体发展显现出蓬勃生机,教学科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1994年,上海工业大学与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原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成新的上海大学,钱伟长继任校长。此时,他的目标是:建设一所世界一流的研究性大学。

在上海大学,钱伟长任职时间长达16年,他主张“实行开放式的办学”,强调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产学研合作等。在他兼具远见和实操性的教育意识的指导下,1996年,上海大学已成为全国百所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2007年,全国30多所高校的本科教学评优中,上海大学名列第一。

老先生在世时,上海大学里常见到他的身影。他的银发总是梳理的纹丝不乱,要是看见步履匆匆赶往教室的学生,就会兴奋地对身边人点头,称“很好!”一旦看不到人,立马显得不自在,并问:“人都到哪里去了?”当得知是正常放假后,才继续散步。

闲暇时,钱老喜欢和年轻一代聊天。有一次,他从全国形势讲到上海大学的“211”建设,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历史讲到研究生怎么做学问,足足讲了40多分钟。

为人没架子、科学研究做得一流,钱伟长成了身边学生和工作人员口中“拼搏不息的可爱老头”“老校长”。

钱伟长手稿“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为人民服务”

从担任校长开始,每年参加本科生、研究生的毕业典礼,与毕业生们合拍毕业照,已经成为钱老坚持出席的活动,直到他的身体不再许可。

2010年7月30日,钱伟长在上海逝世。在他98年的人生中,成功地完成了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等多重角色,留下了让后人景仰的卓越和辉煌。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李雪林.钱伟长:拼搏不息的可爱老头 最爱当校长[N].文汇报,2010-7-30.

[2]曹继军.毕生报国钱伟长[N].光明日报,2010-07-31(01).

[3] 本文图片来源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

更多科学家资讯,请点击

为真实全面展现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收集保存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经历的宝贵资料,特邀请您向采集工程捐献传记、证书、信件、手稿、著作等学术成长过程相关的各类资料。2021年采集工程项目申报现已启动,火热报名中!

详细

钱伟长:推动教育改革

来源:中国科学家 日期:2021-04-29

原标题:他是“三钱”之一,古稀之年出任大学校长,推动教育改革 | 走近科学家

他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向世界贡献了以钱式命名的诸多力学、应用数学成果,例如“钱伟长方程”“钱伟长方法”“圆柱壳的钱伟长方程”等,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三钱”。

他也是著名教育科研工作者,1983—2010年,他先后担任过上海工业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校长或校董事会董事长等职务。

1982年邓小平曾对他的任命请示报告作出批示:“他的任命不受年龄限制。”

他就是我国近代应用数学与力学的奠基人之一钱伟长

钱伟长(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1983年底,钱伟长以七旬高龄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是当时我国最年长的大学校长。

来到上海后,他以独特的眼光和魄力对学校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

上海工业大学校长钱伟长(右一)在上海工业大学电机系实验室检查工作

他首先提出要“拆掉四堵墙”,即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拆师生之间的墙,拆各科系之间的墙,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减轻学习负担,钱伟长提出推行短学期制,精简教学大纲;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相长,钱伟长还主张举办高级进修班,帮助教师更新知识,展现新面貌。

此外,他还开创了学分制和导师制。上海大学是上海最早实行学分制的高校,也是公认的开展学分制最成功的高校。

钱伟长讲学备课

他还强调学生的知识面要宽一些,胆子大一些。学校则要以科学的态度努力改革,爱护青年人,把学生培养成有朝气、有正气、有责任感、有本领,为祖国四化服务的有用人才……

钱伟长在《八十自述》里写道:“学生只有通过主动学习,才能把所学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高等学校应该把学生培养成有自学能力的人。”他说,自己是反对教材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必须经过集体讨论等模式的,“我鄙视那种一本教科书讲30年不变的教学方式”。

针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钱伟长增设了许多新科系,使学校整体发展显现出蓬勃生机,教学科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1994年,上海工业大学与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原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成新的上海大学,钱伟长继任校长。此时,他的目标是:建设一所世界一流的研究性大学。

在上海大学,钱伟长任职时间长达16年,他主张“实行开放式的办学”,强调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产学研合作等。在他兼具远见和实操性的教育意识的指导下,1996年,上海大学已成为全国百所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2007年,全国30多所高校的本科教学评优中,上海大学名列第一。

老先生在世时,上海大学里常见到他的身影。他的银发总是梳理的纹丝不乱,要是看见步履匆匆赶往教室的学生,就会兴奋地对身边人点头,称“很好!”一旦看不到人,立马显得不自在,并问:“人都到哪里去了?”当得知是正常放假后,才继续散步。

闲暇时,钱老喜欢和年轻一代聊天。有一次,他从全国形势讲到上海大学的“211”建设,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历史讲到研究生怎么做学问,足足讲了40多分钟。

为人没架子、科学研究做得一流,钱伟长成了身边学生和工作人员口中“拼搏不息的可爱老头”“老校长”。

钱伟长手稿“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为人民服务”

从担任校长开始,每年参加本科生、研究生的毕业典礼,与毕业生们合拍毕业照,已经成为钱老坚持出席的活动,直到他的身体不再许可。

2010年7月30日,钱伟长在上海逝世。在他98年的人生中,成功地完成了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等多重角色,留下了让后人景仰的卓越和辉煌。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李雪林.钱伟长:拼搏不息的可爱老头 最爱当校长[N].文汇报,2010-7-30.

[2]曹继军.毕生报国钱伟长[N].光明日报,2010-07-31(01).

[3] 本文图片来源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

更多科学家资讯,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