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鸣球(1930-2013),江苏宜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我国仪器光学和光学设计领域内贡献突出。薛鸣球曾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苏州大学工作。由他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1958年中国第一台高精度经纬仪的研究;1959年成功研制我国的第一台大倍率军用观察望远镜,以及地形一号光学经纬仪研制项目;他参与了原子弹研制中的高速摄影机改装任务及“150-1”大型电影经纬仪中的“折反射望远系统”研制工作;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他参与了中国第一台长狭缝光栅单色光计,及“6711工程(中国的第一代遥感卫星)光学系统设计工作。在调入西安光机所以后,他领导组建了空间光学研究室,参与了我国载人航天相机研制工作,提出了可实现普查与详查两用的新型摄影光学系统的学术思想。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薛鸣球调到苏州大学工作,为苏州大学的光学学科建设花费了大量心血。2003年,薛鸣球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颁发的“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纪念证书”。
薛鸣球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930年至1956年,是他出生和接受教育的阶段。在常州中学打下了扎实的数理知识基础。在浙江大学,他从机械专业转到光学仪器专业,为他未来从事仪器设计事业奠定了综合学科优势。1956年至1981年,长春光机所工作时期。他随研究所的发展而成长,在光机所从民用光学仪器转向军用光学,完成了事业的积累,在光学设计的实践和理论上取得了成就。1981年至1999年,西安光机所期间。这也是他事业的升华期,从科研管理者再到科研工作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他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科技的潮流中,聚焦空间光学,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99年至2013年,在苏州大学工作阶段。他为学校的光学工程学科建立、发展贡献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在学校的学科建设、教学、产研结合上取得了突出成就。
薛鸣球在1945年考上了常州中学。这所学校有悠久历史,有知名校友,有名师任教,校风很好。薛鸣球这一届,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一届学生,学校的投入很大,最后成才的人也有很多,许多人都考上了知名大学。这一届毕业生在后来的事业生涯中,有的成为工程师、科学家,有的成为我国知名的学者,获得了很高的科学成就。例如薛鸣球同级不同班的王之江,后来与薛鸣球是长春光机所的同事,也在光学设计上有专长,为我国红宝石激光器的发明者之一,于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另一名同学侯云德,后来成为我国知名医学病毒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薛鸣球在浙江大学的学习经历中,最重要的是他从机械专业转入仪器光学专业。浙大也是国内最早开设光学专业的一所学校。新专业成了他一生从事光学事业的方向,机械专业和仪器光学专业更是他后来学术研究的特色。浙江大学的“求是”传统令薛鸣球铭记一生。他科研工作中严格遵守的实事求是的作风便是从这里养成的。浙大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聘请有名望的教师前来授课。薛鸣球上过何增禄教授的物理光学和龙槐生教授的应用光学课程,还听过来校的苏联专家的课。除了对理论知识的培养,学校还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必须完成一定课时的实习,实习主要是派学生去国内的仪器工厂参加实际工作,了解工厂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快适应仪器制造专业的工作。薛鸣球参加过两次工厂实习,第一次是在1955年6月至7月,在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参加工艺实习;第二次是在1956年3月至5月,前往上海仪器厂实习。通过这两次实习,他对仪器工厂的管理和仪器设计、制造的流程有了初步认识,他也厘清了自己未来的择业方向,即希望进入一家真正的科研单位,从事与科学仪器研究相关的工作。这也是他后来选择前往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工作的原因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在仪器制造方面基础十分薄弱,国内教学、科研、生产各领域极度缺乏基础性仪器,为了满足国家需求成立了仪器馆,成立的初衷是为研究制造各行各业所需精密仪器,最先研制了毛发湿度计、冲击检流计和沼气干涉仪等。经过数年的发展,仪器馆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学科门类齐全的科研机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中科院仪器馆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精密机械仪器研究所”(简称“光机所”),也逐渐明确了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而研制各种光学仪器为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所的光学设计是特色学科,并在国内同行业中享有较高水平和地位。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光学基地,长春光机所给薛鸣球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薛鸣球扎实立足于光学设计,完成了他事业初期的积累。纵观这一时期长春光机所的重大成果,包括150-1大型经纬仪的研制、核爆高速摄影机改装、卫星相机的硏制,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成果中,都有薛鸣球的身影。他的学术成长,和这个研究所投入“两弹一星”国防光学的历程紧密相关。他在长春从事科研工作二十多年,与同事们一起,刻苦奋斗,在从民用仪器的设计向军用光学进展上,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研难关。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王之江、谭维翰、薛鸣球完成大量光学设计工作并参考国外光学设计理论和经验,在光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在此基础上,薛鸣球参与了《光学设计理论基础》和《光学设计论文集》等专著的部分编写工作。这两部专著为光学设计的原则和具体方法提出了理论依据和实施途径,对促进我国光学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经历中,薛鸣球完成了他早期的光学设计训练,为后来参与大型军用光学仪器奠定了基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薛鸣球参与了大型跟踪电影经纬仪、高速摄影机的光学系统设计等重大研究项目。薛鸣球参与的大型跟踪电影经纬仪(“150-1”工程)的光学设计工作,通过精心设计获得高质量的大型折反射式光学系统,满足了“150-1”工程的技木要求。“150-1”工程以长焦距电影摄影系统跟踪拍摄飞行目标,同时具备经纬仪测量目标方位角和高低角的功能。1967年薛鸣球还参加“6711工程”(中国的第一代遥感卫星)光学系统研究工作。6711工程主要包括地物摄影机和恒星定向摄影机两种仪器。该系统在中国第一颗地面回收卫星相机中得到应用,所摄图形清晰,效果良好。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薛鸣球主持了全国电影摄影物镜的设计工作,团队先后研制出二十倍电影摄影变焦距物镜、双管相位式十倍彩色电视长焦距物镜,形成变焦距系列。薛鸣球的工作,为我国摄影光学系统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在总结研究实践基础上撰写出版了《电影摄影物镜光学设计》专著,介绍探讨了光学设计中的初始结构选型、具体设计方法及像差分析、质量评价等技术问题。
长春光机所的光学设计团队几乎参与了研究所承担的所有光学仪器的研究方案论证和光学设计、检验工作。他们创造性地取得了众多科研成果,为我国光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时期的薛鸣球实践和理论并举,他不仅注重参加实际的科研项目,还发表文章,撰写专著。这一时期,薛鸣球在学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果,由于多年来从事军用光学的经验,令他能做到以国家所需为己任,急国家之所急,创国家之所需,并练就了敏感捕提学术前沿信息的本领,这也是他前二十余年科研生涯的积累和收获。值得一提的是,一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他担任光学设计部门的负责人,进而成为所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成员,参与到所务管理上来。他通过参与实际工作,在科研管理上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薛鸣球前往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西安光机所”)就职,这对他来说是一段新的征程。薛鸣球在1984年,接过老所长龚祖同的班,成为西安光机所建所以来的第二任所长。他担任研究所所长期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中科院的一系列体制改革的步伐,薛鸣球全身心投入所务管理上来,他带领全所职工响应国家关于科学研究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号召,积极开展工作。这段时间的创业十分艰难,他千方百计从国家或企业取得科研经费以解决研究经费不足的问题,从激烈的市场竟争中争取项目,来解决所里的职工工资问题。薛鸣球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科研管理才能,兢兢业业,以研究所的未来发展为己任,奠定了西安光机所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创新的基础。
在1986年卸任领导职务以后,薛鸣球以一名科研工作者的身份投入新的研究任务中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薛鸣球接受了加拿大同行委托的适应恶劣环境的CID相机光学系统研制任务。他用很短的时间,便解决了令国外同行困扰不已的问题。他的研究,为国家争取了大量外汇,也令国际光学界称奇并高度赞扬中国专家光学设计的水平。
1993年,薛鸣球干成的一件大事,便是在西安光机所领导建立了空间光学研究室。在这里,他领导团队在“中国载人航天研究中的遥感光学系统设计”项目中做出重要成果,完成了包括“863”详查普查两用相机研制项目在内的一系列空间光学的重要课题。时至今日,空间光学仍然是西安光机所的一大优势和特色学科。吃水不忘挖井人,西安光机所的老职工们都牢记着薛鸣球当年立下的汗马功劳!
1999年以后,年近七旬的薛鸣球调到苏州大学工作。但他并未把苏州大学看作是一个养老的地方,而是为苏州大学的发展殚精竭虑,全力以赴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苏州大学有悠久的历史。尽管在1999年之前,学校碍于师资限制,在光学工程学科发展上还未完全摸清方向,但学校领导高瞻远瞩,借助了国家科教兴国的东风,下了大力发展学校的决心。苏州大学重视薛鸣球和他的团队的到来,专门拨给了一栋楼作为他们开辟新事业的基础,苏州大学师生们如今亲切地称这栋楼为“院士楼”。薛鸣球带领着年轻人,从无到有,在这栋院士楼里一点一滴建设起了苏州大学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
薛鸣球到苏州大学以后,着重关心的事有:建设重点实验室、设置博士学科点、学科产业化。他凭借多年来在光学领域内的经验和影响力,邀很多专家学者,在苏州大学举办学术报告以及开展研究合作,令苏州大学的光学研究与中科院系统的研究所,乃至全国光学界的联系紧密起来。他积极为学校争取国家、省部单位的研究课题,来校以后还主持了“863”项目。在他的指导下,研究所承担了许多国家级的大课题,如“高分辨率空间相机光学系统研制”中的光学系统设计项目和大口径光学非球面的加工与检测项目等,他带领的团队还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一系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苏州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发展速度迅猛,令全国光学界瞩目。
薛鸣球实现了他来到苏州大学以后的目标和讦划:2002年,苏州大学光学工程学科成为江苏省重点学科,获准建设教育部现代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并获得了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授权。2003年年底,苏州大学与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五O八所联合建立了空间精密光学工程中心。2011年,在薛鸣球的支持和推动下,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建成了江苏省科技厅先进光学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并顺利通过验收。不仅如此,在产学研方面,他促进推动了苏大明世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
从长春光机所到西安光机所,再到苏州大学,薛鸣球的一生,“追光”的生涯精彩纷呈。2017年11月,在薛鸣球院土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由长春理工大学姜会林院士牵头,并同苏州大学、长春光机所、西安光机所及浙江大学、中国光学学会有关代表商讨,各单位协调人员、组建团队,委托笔者作为课题负责人和传记作者,向中国科协申请“薛鸣球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通过对薛鸣球院士学术成长资料的采集,撰写相关研究报告,追溯他丰富多彩的学术人生。2018年“薛鸣球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正式立项。从那时起,笔者与团队调研了大量与薛院士相关的档案、手稿、信件、著作、照片等材料,并对与薛院士相关的人物进行了细致地采访,通过搜集、研究资料,对薛院士的学术成长过程和学术特色展了研究。
在工作的第一阶段,团队看到了大量的档案材料,包括存于苏州大学薛鸣球人事档案,调阅了薛院士在长春光机所期间从事工作的科研、文书档案,以及西安光机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部分文书档案和科研档案。课题组主要调阅的是非保密类档案,这些材料是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真实记录了薛鸣球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情况。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精心梳理,笔者心中已经初步勾勒出一条薛院士的事业轨迹,并对需要在未来工作中重点调研的问题有了大致的思路,这也是采集小组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基础。
在文献调研阶段,笔者先是寻找到薛鸣球院士发表的文章、著作,了解他的学术领域和学术贡献,进而调研了公开出版的与薛院土相关的传记资料。最权威、对研究帮助最大的是《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中有关薛鸣球院士的条目,相关内容基本厘清了薛院士的学术思想和经历。但因篇幅有限,未能详尽叙述,许多细节未能展示。还有一些地方史资料里有一些关于薛院士生平的线索,如《无锡年鉴》《西安年鉴》,以及《宜兴籍两院院士专辑:宜兴文史资料(第27辑)》里,均有薛院士的条目。这些对我们了解薛院士的经历都有很大帮助。同时,2013年出版的一部访谈录《追光的人》是浙江大学出版的一部光学专业校友访谈录,记载了浙大光学专业校友的追光入生。其中有一篇关于薛鸣球院士的访谈,这是一篇很难得的访谈文章,以问答形式,较为客观地记录了薛鸣球在浙大期间的学习情况和他对教学、科研的一些看法。但总的来说,已有的公开发表的传记类资料篇幅短小,大部分专业性不强,且偏重于对科学家的宣传性。目前并没有一部记录薛院土学术成长历程的学术传记,完整展示薛院士的人生经历、事业发展历程,并将他与几个光学研究机构的互动联系在一起,因此完成一部真实、可靠,可供光学领域人士、科普读者以及光学史研究者参考的科学家传记,便成了采集小组工作的目标。要说的是,作为部现代科学家的学术传记,涉及的内容是方方面面的,不仅包括入物的成长经历,还需把人物和机构、学科、科技政策等内容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难度是很大的。
为了写好这部传记,在案头工作之外,笔者还进行了实地考察,走访了薛鸣球院士的故乡和故地,并做了大量的口述访谈,采访了薛院士的家人(妻子、女儿)、朋友、同事、学生。每次采访前,根据被访人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访谈提纲,访谈之后,根据访谈内容详细整理。通过访谈,采集到超过四十小时的有效音、视频资料。在长春光机所、西安光机所、苏州大学、浙江大学、五院,以及光学学会诸位同事们的帮助下,采集小组还采集到数百件实物、电子资料,包括各类手稿、书信、照片等。本书能顺利完成,也离不开诸多单位的鼎力合作,各单位都为采集小组大开方便之门,尽可能提供资料。目前,采集小组还在继续工作,搜集与薛院土相关的各类资料,并不断研究。
因实际工作需要,本课题在前期调研和采集工作的基础上,先完成了传记(研究报告)撰写。本传记以时间为轴线,兼顾事件发展,将传主的学术成长经历囊括于光学机构史中来研究,并提及我国的“两弹一星”与国防光学的关系。全书共分为九章,包括薛鸣球的家世和受教育经历(第一、第二章),在长春光机所开展光学设计(第三、第四、第五章),在西安光机所工作(第六、第七章),在苏州大学的第三次创业(第八章),以及他培养人才的情况(第九章)。
尽管薛鸣球院士已经在2013年去世,但关心他的人,依然记得他当初的身影、笑貌。两年以来,采集小组一边采集资料,一边撰写传记,沿着薛院士的足迹,走访了他生前所在的单位。提及薛鸣球,大家不约而同都竖起了大拇指,夸赞他工作认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科学家,是一名热爱光学事业的开拓者。在访谈中,人人都怀念与他来往的旧事,有的人回顾他高超的光学设计水平,有的人回忆他对待晚辈平易近人,有的人想起的是他那口绵绵的乡音,有的人至今还在回味他在仪器光学课程上的精彩讲授和他那本发着墨香的《仪器光学)讲义。
2020年,是薛鸣球院士的九十诞辰,谨以此书,献给薛院土为光学事业奋斗的一生!
薛鸣球(1930-2013),江苏宜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我国仪器光学和光学设计领域内贡献突出。薛鸣球曾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苏州大学工作。由他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1958年中国第一台高精度经纬仪的研究;1959年成功研制我国的第一台大倍率军用观察望远镜,以及地形一号光学经纬仪研制项目;他参与了原子弹研制中的高速摄影机改装任务及“150-1”大型电影经纬仪中的“折反射望远系统”研制工作;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他参与了中国第一台长狭缝光栅单色光计,及“6711工程(中国的第一代遥感卫星)光学系统设计工作。在调入西安光机所以后,他领导组建了空间光学研究室,参与了我国载人航天相机研制工作,提出了可实现普查与详查两用的新型摄影光学系统的学术思想。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薛鸣球调到苏州大学工作,为苏州大学的光学学科建设花费了大量心血。2003年,薛鸣球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颁发的“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纪念证书”。
薛鸣球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930年至1956年,是他出生和接受教育的阶段。在常州中学打下了扎实的数理知识基础。在浙江大学,他从机械专业转到光学仪器专业,为他未来从事仪器设计事业奠定了综合学科优势。1956年至1981年,长春光机所工作时期。他随研究所的发展而成长,在光机所从民用光学仪器转向军用光学,完成了事业的积累,在光学设计的实践和理论上取得了成就。1981年至1999年,西安光机所期间。这也是他事业的升华期,从科研管理者再到科研工作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他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科技的潮流中,聚焦空间光学,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99年至2013年,在苏州大学工作阶段。他为学校的光学工程学科建立、发展贡献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在学校的学科建设、教学、产研结合上取得了突出成就。
薛鸣球在1945年考上了常州中学。这所学校有悠久历史,有知名校友,有名师任教,校风很好。薛鸣球这一届,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一届学生,学校的投入很大,最后成才的人也有很多,许多人都考上了知名大学。这一届毕业生在后来的事业生涯中,有的成为工程师、科学家,有的成为我国知名的学者,获得了很高的科学成就。例如薛鸣球同级不同班的王之江,后来与薛鸣球是长春光机所的同事,也在光学设计上有专长,为我国红宝石激光器的发明者之一,于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另一名同学侯云德,后来成为我国知名医学病毒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薛鸣球在浙江大学的学习经历中,最重要的是他从机械专业转入仪器光学专业。浙大也是国内最早开设光学专业的一所学校。新专业成了他一生从事光学事业的方向,机械专业和仪器光学专业更是他后来学术研究的特色。浙江大学的“求是”传统令薛鸣球铭记一生。他科研工作中严格遵守的实事求是的作风便是从这里养成的。浙大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聘请有名望的教师前来授课。薛鸣球上过何增禄教授的物理光学和龙槐生教授的应用光学课程,还听过来校的苏联专家的课。除了对理论知识的培养,学校还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必须完成一定课时的实习,实习主要是派学生去国内的仪器工厂参加实际工作,了解工厂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快适应仪器制造专业的工作。薛鸣球参加过两次工厂实习,第一次是在1955年6月至7月,在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参加工艺实习;第二次是在1956年3月至5月,前往上海仪器厂实习。通过这两次实习,他对仪器工厂的管理和仪器设计、制造的流程有了初步认识,他也厘清了自己未来的择业方向,即希望进入一家真正的科研单位,从事与科学仪器研究相关的工作。这也是他后来选择前往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工作的原因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在仪器制造方面基础十分薄弱,国内教学、科研、生产各领域极度缺乏基础性仪器,为了满足国家需求成立了仪器馆,成立的初衷是为研究制造各行各业所需精密仪器,最先研制了毛发湿度计、冲击检流计和沼气干涉仪等。经过数年的发展,仪器馆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学科门类齐全的科研机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中科院仪器馆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精密机械仪器研究所”(简称“光机所”),也逐渐明确了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而研制各种光学仪器为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所的光学设计是特色学科,并在国内同行业中享有较高水平和地位。
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光学基地,长春光机所给薛鸣球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薛鸣球扎实立足于光学设计,完成了他事业初期的积累。纵观这一时期长春光机所的重大成果,包括150-1大型经纬仪的研制、核爆高速摄影机改装、卫星相机的硏制,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成果中,都有薛鸣球的身影。他的学术成长,和这个研究所投入“两弹一星”国防光学的历程紧密相关。他在长春从事科研工作二十多年,与同事们一起,刻苦奋斗,在从民用仪器的设计向军用光学进展上,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研难关。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王之江、谭维翰、薛鸣球完成大量光学设计工作并参考国外光学设计理论和经验,在光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在此基础上,薛鸣球参与了《光学设计理论基础》和《光学设计论文集》等专著的部分编写工作。这两部专著为光学设计的原则和具体方法提出了理论依据和实施途径,对促进我国光学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经历中,薛鸣球完成了他早期的光学设计训练,为后来参与大型军用光学仪器奠定了基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薛鸣球参与了大型跟踪电影经纬仪、高速摄影机的光学系统设计等重大研究项目。薛鸣球参与的大型跟踪电影经纬仪(“150-1”工程)的光学设计工作,通过精心设计获得高质量的大型折反射式光学系统,满足了“150-1”工程的技木要求。“150-1”工程以长焦距电影摄影系统跟踪拍摄飞行目标,同时具备经纬仪测量目标方位角和高低角的功能。1967年薛鸣球还参加“6711工程”(中国的第一代遥感卫星)光学系统研究工作。6711工程主要包括地物摄影机和恒星定向摄影机两种仪器。该系统在中国第一颗地面回收卫星相机中得到应用,所摄图形清晰,效果良好。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薛鸣球主持了全国电影摄影物镜的设计工作,团队先后研制出二十倍电影摄影变焦距物镜、双管相位式十倍彩色电视长焦距物镜,形成变焦距系列。薛鸣球的工作,为我国摄影光学系统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在总结研究实践基础上撰写出版了《电影摄影物镜光学设计》专著,介绍探讨了光学设计中的初始结构选型、具体设计方法及像差分析、质量评价等技术问题。
长春光机所的光学设计团队几乎参与了研究所承担的所有光学仪器的研究方案论证和光学设计、检验工作。他们创造性地取得了众多科研成果,为我国光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时期的薛鸣球实践和理论并举,他不仅注重参加实际的科研项目,还发表文章,撰写专著。这一时期,薛鸣球在学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果,由于多年来从事军用光学的经验,令他能做到以国家所需为己任,急国家之所急,创国家之所需,并练就了敏感捕提学术前沿信息的本领,这也是他前二十余年科研生涯的积累和收获。值得一提的是,一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他担任光学设计部门的负责人,进而成为所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成员,参与到所务管理上来。他通过参与实际工作,在科研管理上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薛鸣球前往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西安光机所”)就职,这对他来说是一段新的征程。薛鸣球在1984年,接过老所长龚祖同的班,成为西安光机所建所以来的第二任所长。他担任研究所所长期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中科院的一系列体制改革的步伐,薛鸣球全身心投入所务管理上来,他带领全所职工响应国家关于科学研究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号召,积极开展工作。这段时间的创业十分艰难,他千方百计从国家或企业取得科研经费以解决研究经费不足的问题,从激烈的市场竟争中争取项目,来解决所里的职工工资问题。薛鸣球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科研管理才能,兢兢业业,以研究所的未来发展为己任,奠定了西安光机所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创新的基础。
在1986年卸任领导职务以后,薛鸣球以一名科研工作者的身份投入新的研究任务中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薛鸣球接受了加拿大同行委托的适应恶劣环境的CID相机光学系统研制任务。他用很短的时间,便解决了令国外同行困扰不已的问题。他的研究,为国家争取了大量外汇,也令国际光学界称奇并高度赞扬中国专家光学设计的水平。
1993年,薛鸣球干成的一件大事,便是在西安光机所领导建立了空间光学研究室。在这里,他领导团队在“中国载人航天研究中的遥感光学系统设计”项目中做出重要成果,完成了包括“863”详查普查两用相机研制项目在内的一系列空间光学的重要课题。时至今日,空间光学仍然是西安光机所的一大优势和特色学科。吃水不忘挖井人,西安光机所的老职工们都牢记着薛鸣球当年立下的汗马功劳!
1999年以后,年近七旬的薛鸣球调到苏州大学工作。但他并未把苏州大学看作是一个养老的地方,而是为苏州大学的发展殚精竭虑,全力以赴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苏州大学有悠久的历史。尽管在1999年之前,学校碍于师资限制,在光学工程学科发展上还未完全摸清方向,但学校领导高瞻远瞩,借助了国家科教兴国的东风,下了大力发展学校的决心。苏州大学重视薛鸣球和他的团队的到来,专门拨给了一栋楼作为他们开辟新事业的基础,苏州大学师生们如今亲切地称这栋楼为“院士楼”。薛鸣球带领着年轻人,从无到有,在这栋院士楼里一点一滴建设起了苏州大学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
薛鸣球到苏州大学以后,着重关心的事有:建设重点实验室、设置博士学科点、学科产业化。他凭借多年来在光学领域内的经验和影响力,邀很多专家学者,在苏州大学举办学术报告以及开展研究合作,令苏州大学的光学研究与中科院系统的研究所,乃至全国光学界的联系紧密起来。他积极为学校争取国家、省部单位的研究课题,来校以后还主持了“863”项目。在他的指导下,研究所承担了许多国家级的大课题,如“高分辨率空间相机光学系统研制”中的光学系统设计项目和大口径光学非球面的加工与检测项目等,他带领的团队还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一系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苏州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发展速度迅猛,令全国光学界瞩目。
薛鸣球实现了他来到苏州大学以后的目标和讦划:2002年,苏州大学光学工程学科成为江苏省重点学科,获准建设教育部现代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并获得了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授权。2003年年底,苏州大学与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五O八所联合建立了空间精密光学工程中心。2011年,在薛鸣球的支持和推动下,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建成了江苏省科技厅先进光学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并顺利通过验收。不仅如此,在产学研方面,他促进推动了苏大明世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
从长春光机所到西安光机所,再到苏州大学,薛鸣球的一生,“追光”的生涯精彩纷呈。2017年11月,在薛鸣球院土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由长春理工大学姜会林院士牵头,并同苏州大学、长春光机所、西安光机所及浙江大学、中国光学学会有关代表商讨,各单位协调人员、组建团队,委托笔者作为课题负责人和传记作者,向中国科协申请“薛鸣球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通过对薛鸣球院士学术成长资料的采集,撰写相关研究报告,追溯他丰富多彩的学术人生。2018年“薛鸣球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正式立项。从那时起,笔者与团队调研了大量与薛院士相关的档案、手稿、信件、著作、照片等材料,并对与薛院士相关的人物进行了细致地采访,通过搜集、研究资料,对薛院士的学术成长过程和学术特色展了研究。
在工作的第一阶段,团队看到了大量的档案材料,包括存于苏州大学薛鸣球人事档案,调阅了薛院士在长春光机所期间从事工作的科研、文书档案,以及西安光机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部分文书档案和科研档案。课题组主要调阅的是非保密类档案,这些材料是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真实记录了薛鸣球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情况。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精心梳理,笔者心中已经初步勾勒出一条薛院士的事业轨迹,并对需要在未来工作中重点调研的问题有了大致的思路,这也是采集小组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基础。
在文献调研阶段,笔者先是寻找到薛鸣球院士发表的文章、著作,了解他的学术领域和学术贡献,进而调研了公开出版的与薛院土相关的传记资料。最权威、对研究帮助最大的是《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中有关薛鸣球院士的条目,相关内容基本厘清了薛院士的学术思想和经历。但因篇幅有限,未能详尽叙述,许多细节未能展示。还有一些地方史资料里有一些关于薛院士生平的线索,如《无锡年鉴》《西安年鉴》,以及《宜兴籍两院院士专辑:宜兴文史资料(第27辑)》里,均有薛院士的条目。这些对我们了解薛院士的经历都有很大帮助。同时,2013年出版的一部访谈录《追光的人》是浙江大学出版的一部光学专业校友访谈录,记载了浙大光学专业校友的追光入生。其中有一篇关于薛鸣球院士的访谈,这是一篇很难得的访谈文章,以问答形式,较为客观地记录了薛鸣球在浙大期间的学习情况和他对教学、科研的一些看法。但总的来说,已有的公开发表的传记类资料篇幅短小,大部分专业性不强,且偏重于对科学家的宣传性。目前并没有一部记录薛院土学术成长历程的学术传记,完整展示薛院士的人生经历、事业发展历程,并将他与几个光学研究机构的互动联系在一起,因此完成一部真实、可靠,可供光学领域人士、科普读者以及光学史研究者参考的科学家传记,便成了采集小组工作的目标。要说的是,作为部现代科学家的学术传记,涉及的内容是方方面面的,不仅包括入物的成长经历,还需把人物和机构、学科、科技政策等内容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难度是很大的。
为了写好这部传记,在案头工作之外,笔者还进行了实地考察,走访了薛鸣球院士的故乡和故地,并做了大量的口述访谈,采访了薛院士的家人(妻子、女儿)、朋友、同事、学生。每次采访前,根据被访人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访谈提纲,访谈之后,根据访谈内容详细整理。通过访谈,采集到超过四十小时的有效音、视频资料。在长春光机所、西安光机所、苏州大学、浙江大学、五院,以及光学学会诸位同事们的帮助下,采集小组还采集到数百件实物、电子资料,包括各类手稿、书信、照片等。本书能顺利完成,也离不开诸多单位的鼎力合作,各单位都为采集小组大开方便之门,尽可能提供资料。目前,采集小组还在继续工作,搜集与薛院土相关的各类资料,并不断研究。
因实际工作需要,本课题在前期调研和采集工作的基础上,先完成了传记(研究报告)撰写。本传记以时间为轴线,兼顾事件发展,将传主的学术成长经历囊括于光学机构史中来研究,并提及我国的“两弹一星”与国防光学的关系。全书共分为九章,包括薛鸣球的家世和受教育经历(第一、第二章),在长春光机所开展光学设计(第三、第四、第五章),在西安光机所工作(第六、第七章),在苏州大学的第三次创业(第八章),以及他培养人才的情况(第九章)。
尽管薛鸣球院士已经在2013年去世,但关心他的人,依然记得他当初的身影、笑貌。两年以来,采集小组一边采集资料,一边撰写传记,沿着薛院士的足迹,走访了他生前所在的单位。提及薛鸣球,大家不约而同都竖起了大拇指,夸赞他工作认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科学家,是一名热爱光学事业的开拓者。在访谈中,人人都怀念与他来往的旧事,有的人回顾他高超的光学设计水平,有的人回忆他对待晚辈平易近人,有的人想起的是他那口绵绵的乡音,有的人至今还在回味他在仪器光学课程上的精彩讲授和他那本发着墨香的《仪器光学)讲义。
2020年,是薛鸣球院士的九十诞辰,谨以此书,献给薛院土为光学事业奋斗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