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远著:大器晚成的科学家
与当前不到30岁就已是大学教授的年轻人相比,甚至与同时代的学者相比,熊远著都算是大器晚成。
因疾病几度休学,29岁的熊远著从原华中农学院毕业,53岁评为副教授,56岁完成平生第一个重大科研项目并成为教授。
毕业后熊远著留校任教。他一边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一边忙碌着种猪资源的调查。在近20年里,他走遍了全省66个县市的村村寨寨,并到临近省份及海南、东北、西北各地调查,足迹踏遍各种村落的猪舍。
白天,熊远著蹲在农家的圈舍里测量猪的长、高及胸围,在田间地头向农家询问猪的来源及饲养经验等,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整理调查资料。最终,他与其他学者一道完成了中国迄今为止最完整也是惟一的一部《中国猪品种志》。
这段磨砺让熊远著终生难忘,更为他后来开展猪种选育与改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熊远著说,这等于又上了一次大学。
经历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洗礼,熊远著开始了他厚积薄发的科研生涯。此时他已年近半百。
上世纪70年代,香港人的口味发生了变化,更想吃瘦肉。可内地运过去的肉犹如“丹顶鹤”,只有上面一点红的瘦肉,剩下的全是白白的肥肉,一时在香港市场上少人问津。
而此时香港几乎是内地换取外汇的惟一市场,生猪则是内地换取外汇的主要商品。
一个夏夜,熊远著和同事坐在竹床上一边乘凉一边聊天,“搞瘦肉猪有什么难的,我们也能搞!”
领导说,“那好,给你最好的条件,看你能不能把中国的瘦肉猪搞出来?”
后来,领导给了熊远著1400元,还建了一栋茅草猪舍。就此熊远著与同事开始了培育中国瘦肉猪的艰难历程。
为了育种,熊远著与同事养了一栋猪舍的母猪和小猪。每天早上,熊远著要去南湖机场附近打湖草,回来煮熟,再加点饲料喂给猪吃。
这样的猪食,熊远著每天要挑十几担,所以常常累得倒在猪场的床上睡着了。
当时他的家在汉口,到华农的交通极不方便。为了育种,熊远著很少回家,几乎在猪场里待了16个年头。
选育的道路并不是很顺利。70年代末,大多数的中国人连肥肉都吃不上,对熊远著培育瘦肉猪这一超前举动,一些人支持,但也有人不以为然。
1986年,熊远著与他的研究集体终于成功培育出我国自己选育的第一个高瘦肉率的猪母本新品种——湖北白猪及其品系,1988年他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同时,熊远著又与同事一起,利用“湖北白猪”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后,优选出高瘦肉率的瘦肉型商品猪——杜湖猪,并获得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时,熊远著已经58岁了。
“杜湖猪”运抵香港后,一度引起轰动,湖北也因有东风车和杜湖猪而在香港名噪一时。
正在大家频频举杯庆祝这一成果时,同事们却发现熊远著失踪了。后来,还是在桌子底下找到了他。这位非常注重形象的科学家,高兴得喝醉了。
人物简介
熊远著,动物遗传育种和养猪学专家,1930年生,湖北竹山人,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他是我国运用数量遗传学理论进行瘦肉型猪杂交育种的开拓者之一,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种猪测定中心,先后主持了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主编专著4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