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饮可可茶时,叶创兴的心里就会油然升起对恩师张宏达教授的敬意。1981年张宏达发现和发表了可可茶,30年后,可可茶这一不含咖啡因的茶已经可以端上餐桌,当人们还在谈论用生物工程的方法降低茶和咖啡中的咖啡因时,不含咖啡因的可可茶已经悄然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苦茶是张宏达发现的另外一种含特殊生物碱的茶,它不同于茶具有兴奋神经作用。而可可茶则不影响睡眠,具有镇静帮助睡眠的作用。不用提在32种茶组植物中张宏达命名了其中23种以及其他变种,光是可可茶和苦茶的发现和命名就足以让张宏达青史留芳了。试想在数千年的茶叶发展史上,我们饮的都是含咖啡因的茶,现在由于张宏达的先知先觉,发现了可可茶和苦茶,使她们从荒山野岭的沉睡中醒过来。这两个待开发的茶恰如李清照所说“譬如贫家女貌虽妍丽,而终无富贵态”,但张宏达认为终有一天她们都会被打扮成俏丽佳人的。张宏达以其直觉,发现了众多的植物新属和新种,岂止在山茶属茶组植物如是焉,被当作寻常之物被无数的人错过了的,却以张宏达的慧眼禅心,先后建立了7个植物新属,近400个植物新种。

在平常中看出不平常,在相似中察觉差异,这正是张宏达的过人之处。叶创兴感到张宏达在分类学上的直觉很少有人能够企及,有的植物志作者所作的检索表,常使人无所适从,不能卒用。但张宏达所作的检索表,如山茶属,张宏达把它分为4个亚属,20组,组下再划分亚组或系,叶创兴深入掌握后,感到山茶属的检索表就像“元素周期表”一样,只要把亚属、组的特征记住,遇到任何一个山茶属的种你都可以把它放到适当的位置。叶创兴发现的张氏红山茶和任氏山茶就是用这种“元素周期表”排查出来的。

张宏达的勤奋是出了名的,叶创兴所知道的张宏达把别人用来休息喝茶的时间都用来工作,没有午休时间,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他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从来如此。他的山茶属的系统研究是在他担任系主任时完成著述的,他的自况诗“十年一剑功犹浅,磨砺以须莫蹉跎”,“黉舍有门能指路,学海无涯苦攀登”,一个莫蹉跎,一个苦攀登,正是张宏达一生活脱脱的写照。张宏达把植物分类视为基础,其中又以形态解剖作为先导,他对种子植物分类群非常熟悉,无论中国的还是世界的,张宏达均了然于心,他视植物分类学文献和植物标本如同身家性命。分类学文献是世界性的大学问,不占有这些文献就割断了中国生物学分类学与世界的联系,就无法使它与世界接轨。如张宏达在著述山茶属系统分类时因西方对中国的封锁,无法了解国外研究世界山茶属的资料而头痛,中山大学标本室保留许多现已绝版的植物分类学文献得益于张宏达不遗余力的搜罗和积累,他会津津乐道“我们有两套德堪多《植物长编》,有两套林奈《植物种志》和《植物属志》,不同年代出版的23卷本的恩格勒植物系统志书,有完整的边沁-虎克《植物属志》、《印度植物志》,勒坎的《印度支那植物志》、《香港植物志》、《彩色植物图鉴》……”而植物标本是凝固成历史的活文献,比如一些生物在野外已经消失但幸好还在标本室里存留着它们的标本,而且要使植物志成为言之有物的经典,标本的保存是无法绕过去的。我曾见过张宏达因为一份标本的永远遗失而懊恼的情形。张宏达对植物形态学知识烂熟于心,可从他探究胚珠维管束从苏铁内外珠被均有维管束,银杏只在珠被内层存留维管束,到松柏珠被维管束的完全缺失看出来,他把维管束在珠被里的存在和消失作为植物系统演化上重大事件;又可从他阐明珠被在苏铁、银杏、紫杉、买麻藤中的演化和作用,说明种子获得保护在种子植物的演化中不是一蹴而就的,经过许多曲折的过程和改进。以苏铁和银杏而言,它们均以珠被肉质化实施对种子的保护,但苏铁珠被内外均有维管束,银杏只在内层珠被有维管束;紫杉珠被形成了囊状体,实施了对种子的保护,而买麻藤则由外珠被实质是花苞,形成了囊状体保护种子。这都是张宏达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个例。

序 如椽大笔写春秋

日期:2017-04-25

每当饮可可茶时,叶创兴的心里就会油然升起对恩师张宏达教授的敬意。1981年张宏达发现和发表了可可茶,30年后,可可茶这一不含咖啡因的茶已经可以端上餐桌,当人们还在谈论用生物工程的方法降低茶和咖啡中的咖啡因时,不含咖啡因的可可茶已经悄然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苦茶是张宏达发现的另外一种含特殊生物碱的茶,它不同于茶具有兴奋神经作用。而可可茶则不影响睡眠,具有镇静帮助睡眠的作用。不用提在32种茶组植物中张宏达命名了其中23种以及其他变种,光是可可茶和苦茶的发现和命名就足以让张宏达青史留芳了。试想在数千年的茶叶发展史上,我们饮的都是含咖啡因的茶,现在由于张宏达的先知先觉,发现了可可茶和苦茶,使她们从荒山野岭的沉睡中醒过来。这两个待开发的茶恰如李清照所说“譬如贫家女貌虽妍丽,而终无富贵态”,但张宏达认为终有一天她们都会被打扮成俏丽佳人的。张宏达以其直觉,发现了众多的植物新属和新种,岂止在山茶属茶组植物如是焉,被当作寻常之物被无数的人错过了的,却以张宏达的慧眼禅心,先后建立了7个植物新属,近400个植物新种。

在平常中看出不平常,在相似中察觉差异,这正是张宏达的过人之处。叶创兴感到张宏达在分类学上的直觉很少有人能够企及,有的植物志作者所作的检索表,常使人无所适从,不能卒用。但张宏达所作的检索表,如山茶属,张宏达把它分为4个亚属,20组,组下再划分亚组或系,叶创兴深入掌握后,感到山茶属的检索表就像“元素周期表”一样,只要把亚属、组的特征记住,遇到任何一个山茶属的种你都可以把它放到适当的位置。叶创兴发现的张氏红山茶和任氏山茶就是用这种“元素周期表”排查出来的。

张宏达的勤奋是出了名的,叶创兴所知道的张宏达把别人用来休息喝茶的时间都用来工作,没有午休时间,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他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从来如此。他的山茶属的系统研究是在他担任系主任时完成著述的,他的自况诗“十年一剑功犹浅,磨砺以须莫蹉跎”,“黉舍有门能指路,学海无涯苦攀登”,一个莫蹉跎,一个苦攀登,正是张宏达一生活脱脱的写照。张宏达把植物分类视为基础,其中又以形态解剖作为先导,他对种子植物分类群非常熟悉,无论中国的还是世界的,张宏达均了然于心,他视植物分类学文献和植物标本如同身家性命。分类学文献是世界性的大学问,不占有这些文献就割断了中国生物学分类学与世界的联系,就无法使它与世界接轨。如张宏达在著述山茶属系统分类时因西方对中国的封锁,无法了解国外研究世界山茶属的资料而头痛,中山大学标本室保留许多现已绝版的植物分类学文献得益于张宏达不遗余力的搜罗和积累,他会津津乐道“我们有两套德堪多《植物长编》,有两套林奈《植物种志》和《植物属志》,不同年代出版的23卷本的恩格勒植物系统志书,有完整的边沁-虎克《植物属志》、《印度植物志》,勒坎的《印度支那植物志》、《香港植物志》、《彩色植物图鉴》……”而植物标本是凝固成历史的活文献,比如一些生物在野外已经消失但幸好还在标本室里存留着它们的标本,而且要使植物志成为言之有物的经典,标本的保存是无法绕过去的。我曾见过张宏达因为一份标本的永远遗失而懊恼的情形。张宏达对植物形态学知识烂熟于心,可从他探究胚珠维管束从苏铁内外珠被均有维管束,银杏只在珠被内层存留维管束,到松柏珠被维管束的完全缺失看出来,他把维管束在珠被里的存在和消失作为植物系统演化上重大事件;又可从他阐明珠被在苏铁、银杏、紫杉、买麻藤中的演化和作用,说明种子获得保护在种子植物的演化中不是一蹴而就的,经过许多曲折的过程和改进。以苏铁和银杏而言,它们均以珠被肉质化实施对种子的保护,但苏铁珠被内外均有维管束,银杏只在内层珠被有维管束;紫杉珠被形成了囊状体,实施了对种子的保护,而买麻藤则由外珠被实质是花苞,形成了囊状体保护种子。这都是张宏达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个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