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寿荣院士的钢铁人生
他是共和国钢铁事业的骄子,是共和国建设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钢铁虽无情,却也在他倾注了一生热血和激情的感召下,铺就了共和国从贫穷走向富强的前进道路。他的奋斗经历是共和国钢铁事业一路前行的折射,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冶金专家张寿荣院士。
坚定一生报国路,学海茫茫苦亦甘
张寿荣出生于书香门第,孩提时期即感受到日军侵华的屈辱,在父母亲的教诲下,已依稀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并由此萌生工业救国、工业强国的远大抱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又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了日寇铁蹄蹂躏的种种苦痛,更加坚定了工业救国的信念。
1945年中学毕业后,张寿荣选择了天津工商学院的土木工程系,在向工业救国前进的道路上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翌年,他在北洋大学的招生考试中打败众多竞争者,拔得头筹,成为该校1945级冶金系的17名学生之一,自此开始接受冶金专业的系统培养。
张寿荣院士北洋大学毕业照
学校学风纯正,老师尽职尽责,让张寿荣深深地沉迷其中,心无旁骛,一心扑在学习上,就算是寒暑假也不例外。学校不多的奖学金名额他总会占一个,最终还以专业第一的优秀成绩从北洋大学毕业。学习之余,他还密切关注时局的动荡和政局的变化,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反蒋浪潮的学生运动之中。作为北洋大学学生会的骨干成员之一,他以《北洋生活》为阵地,撰写和刊发了大量宣传学生运动的文章,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
在毕业之际尚未拿到毕业证的情况下,张寿荣积极响应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号召,服从大局,无条件接受组织的分配安排,于当年7月即赴京参加由华北局组织的华北地区学习团的学习。在专业分配对口的总体原则之下,华北局将他派遣至东北局,前往沈阳报到。时隔未久,他被分配至鞍山钢铁公司。同年9月,他前往鞍钢,其钢铁人生随即展开。
钢铁冶金成果丰,历数拳拳赤子心
在鞍钢的几年时间里,张寿荣迅速从学生成长为技术人员,历任高炉工长、生产科长、工程师、厂长助理等职位。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他开始关注高炉操作制度的研究,在鞍钢高炉推行炉顶调剂法,使高炉生产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这一经验得到大规模推广,在当时有力地促进了全国炼铁生产水平的提高,也为其后数十年的钢铁研究积累了深厚的经验。
张寿荣院士与安全监督员交流工作
1956年,受组织委派,张寿荣南下武汉参加审查武汉钢铁公司设计方案。次年,他被正式调入武钢,安排在炼铁车间,担任炼铁筹备组组长,分管炼铁、烧结、焦化方面的事务,承担指导创建1号高炉的重任。
当时外国冷嘲热讽,表示1号高炉要1958年出铁是吹牛皮。张寿荣顶着压力,针对苏联专家的设计方案,在高炉及配套的矿山、烧结、焦化、能源介质、运输等方面,提出了不少改进意见,从而节省了投资,缩短了建设工期。为了确保高炉顺利投产,他还组织了矿冶冶炼性能试验,选定了开炉燃料,制定了开炉方案。在他的主持下,1958年9月13日,武钢1号高炉顺利出铁,这也标志着武钢第一次创业的成功,是武钢史册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寿荣院士指导工作
武钢原计划到1967年建成年产20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由于受到文革的破坏,3号高炉1969年才建成投产。在实际进度落后于原计划的背景下,张寿荣对1513立方米高炉设备进行改造,并使投产容积为2516立方米的武钢4号高炉于1970年顺利建成,这也是当时国内自行设计和建设的第一座大型高炉,从而开创了中国独立自主设计和建设高炉的先河,为后来的高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完善技能除旧制,提升管理谱新章
文革期间,武钢从欧洲和日本引进了代表上世纪70年代世界最先进的钢铁冶炼技术和水平的“一米七”轧机系统,希望能够改变国内钢企生产优质钢材的短板,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于高端钢材的需求。无奈投产初期就生产被动,事故频繁,质量达不到要求。日本一位专家提出警告:“‘一米七’倘若这样下去,不出三年,就要变为一堆废铁”。
为了恢复“一米七”的生产能力,张寿荣被提拔为总工程师、副经理,全面负责武钢的技术进步和管理工作,在公司的技术进步和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适应“一米七”轧机系统对各厂生产的需要,他首先针对炼铁厂前工序老厂的落后技术,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包括矿山系统弱磁、强磁工艺改造,烧结大修增加铺底料,高炉大修增设烧结矿下过筛,料场增加矿石退匀设施等,提高了高炉精料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从源头上为接下来的钢铁生产作了必要的铺垫。
“一米七”系统各厂投产后,结合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以及技术上的薄弱环节,他加大了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工作的力度,积极推行创新攻关,为武钢二次创业的实现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其主持的武钢“‘一米七’轧机系统新技术开发与创新”项目,也于199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科技界最高荣誉。
科学技术的进步,迅速在武钢延伸。武钢在掌握消化“一米七”231项引进技术专利和217项技术诀窍的基础上,开发新技术、新工艺197项,其中47项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武钢“‘一米七’轧机系统新技术开发与创新”项目,也于199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科技界最高荣誉。
在着力强调技术升级的同时,张寿荣还花费大量心血和精力致力于武钢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主张,围绕质量大做文章。他坚持以质量为导向,在企业内部营造出质量管理文化的良好氛围,从而使武钢从追求数量和规模转向以质量求发展的模式上来,为武钢企业实力的壮大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80年代后期,他又积极推进质量效益型企业的建设,增强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为武钢的辉煌与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95年,张寿荣成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由此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唯一一位炼铁院士。在被评为院士后,他也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