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总后勤部命令三所军医大学调防,第七军医大学迁至上海原第二军医大学的校址。对于调防的原因和目的,则未加说明。这次调防我们称为“推磨子”:上海的第二军医大学调到西安,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调到重庆,重庆的第七军医大学调到上海。这种“推磨”式的调防,对三所军医大学都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这次调防,我是被押送着前往上海,出发前不准跟家人联系。我们这些“牛鬼蛇神”有“专车"一大型运输车,由造反派押着我们到码头坐轮船到上海。我们住在最底层的大舱,不能离开,学校其他人员都在上面的船舱。船即将经过武汉长江大桥的时候,突然间几个造反派荷枪实弹把我们全部押起来,勒令我们不准乱说乱动,防止我们破坏长江大桥。现在想起来,这些举动让人不可思议,但这都是事实。我们也觉得好笑,“牛鬼蛇神”居然有那么大的神通,有遥控破坏大桥的能力?到了上海,轮船靠岸以后,学校其他人员都走空了,我们最后才从大舱里被押解登岸,上了大运输车,还是荷枪实弹押着走,押送到第二军医大学的校园,先进行游街示众。

因为我已经被关押一段时间,对这种场面已经司空见惯,倒没有想太多,只觉得荷枪实弹有点过分,何必搞得这么夸张呢,我们手无寸铁,也不会造反。我不知道当时古乐梅和女儿正在路边,看到了我们被押解的情形,我能够理解她的心情。我被关押到“牛棚”后,完全不准联系,她对我的情况完全不了解,第一次看到我,就是被押解的场面,她当然非常担心。

到达上海后,形势没有原来那么紧张了,“牛棚”生活多了“监督劳动”一项,具体情形在我的《读〈牛棚杂记〉有感》中有详细的说明。

最初在重庆的时候,我们都是单独关押,到上海后,像我这种罪行最轻的“死老虎”,可以几个人住一个房间。我跟李复生关在一起。李复生何许人也?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一位师级干部。我跟他开玩笑:你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现在怎么跟我这个国民党青年军关在一起了?他说:我过去给国民党的官员看过病,参加革命队伍前,我做开业医生,哪个病人来了,我都得给他看病。现在抓我,就是要我交代与国民党官僚的关系,莫名其妙。

“牛棚”难友在一起的时间长了,相互比较了解,就变成了好朋友。时间一长,我想出了苦中作乐的办法—教李复生下围棋。我也是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才学围棋,只懂一些基础。用小纸条捏起来当子,白子、黑子,画一个局部的小棋盘,以此打发无聊的日子。在“牛棚”中不能与家里人联系,古乐梅冬天要送被子、棉衣来,也只能到门口交给着守,不能直接见面,也不准通信。有过战争经验的李复生教我,每次古乐梅送衣物来时,可将事先写好的纸条夹在里面带进来。古乐梅每个星期六带孩子去洗澡,会经过我房间的后窗,等她经过的时候,我就将预先写好的纸条丢出来,她捡起来回家后才敢看,只能用这种方式互通消息,了解一下对方的情况。

1970年年初,古乐梅被安排到杭州附近的萧山农场去劳动,我在“牛棚",孩子们没有人管。我女儿很能吃苦,带着小弟弟,独自主持家务。也有雪中送炭的好心人,我的两家邻居,一个是郑世彬,在第六军医大学时和我同一个教研室,关系很好;另一个是梁延杰,在我和古乐梅不在家时,很照顾钟玲姐弟俩,孩子生病,都是他们帮忙送到医院。

1970年的上半年,“牛棚”撤销,我们可以回家了。但是还要进行监督劳动,随时要集合训话。女儿来接我回家,尽管专案组反复交代我,不许乱走动,我回家第二天,还是带钟玲姐弟到上海的南京路去吃了一次咕噜肉。“牛棚”是所很好的学校,我从入学早期的胆战心惊、惶恐不安,到后来见多识广、坦然应对。我在“牛棚”里,被拍桌子的场面锻炼出来了,也知道他们技止此耳。“牛棚”放出来后,还是有很多清规戒律:不准串联,不能乱跑,不准探亲。我才不管这些!最想好好补偿孩子,孩子无辜受我连累,太可怜了,去吃咕噜肉不算什么,就是想与孩子多沟通。还不懂事,要他们知道父亲遭遇的委屈,又不能让他们无视社会的现实。

“推磨”调防

日期:2021-02-02

1969年,总后勤部命令三所军医大学调防,第七军医大学迁至上海原第二军医大学的校址。对于调防的原因和目的,则未加说明。这次调防我们称为“推磨子”:上海的第二军医大学调到西安,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调到重庆,重庆的第七军医大学调到上海。这种“推磨”式的调防,对三所军医大学都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这次调防,我是被押送着前往上海,出发前不准跟家人联系。我们这些“牛鬼蛇神”有“专车"一大型运输车,由造反派押着我们到码头坐轮船到上海。我们住在最底层的大舱,不能离开,学校其他人员都在上面的船舱。船即将经过武汉长江大桥的时候,突然间几个造反派荷枪实弹把我们全部押起来,勒令我们不准乱说乱动,防止我们破坏长江大桥。现在想起来,这些举动让人不可思议,但这都是事实。我们也觉得好笑,“牛鬼蛇神”居然有那么大的神通,有遥控破坏大桥的能力?到了上海,轮船靠岸以后,学校其他人员都走空了,我们最后才从大舱里被押解登岸,上了大运输车,还是荷枪实弹押着走,押送到第二军医大学的校园,先进行游街示众。

因为我已经被关押一段时间,对这种场面已经司空见惯,倒没有想太多,只觉得荷枪实弹有点过分,何必搞得这么夸张呢,我们手无寸铁,也不会造反。我不知道当时古乐梅和女儿正在路边,看到了我们被押解的情形,我能够理解她的心情。我被关押到“牛棚”后,完全不准联系,她对我的情况完全不了解,第一次看到我,就是被押解的场面,她当然非常担心。

到达上海后,形势没有原来那么紧张了,“牛棚”生活多了“监督劳动”一项,具体情形在我的《读〈牛棚杂记〉有感》中有详细的说明。

最初在重庆的时候,我们都是单独关押,到上海后,像我这种罪行最轻的“死老虎”,可以几个人住一个房间。我跟李复生关在一起。李复生何许人也?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一位师级干部。我跟他开玩笑:你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现在怎么跟我这个国民党青年军关在一起了?他说:我过去给国民党的官员看过病,参加革命队伍前,我做开业医生,哪个病人来了,我都得给他看病。现在抓我,就是要我交代与国民党官僚的关系,莫名其妙。

“牛棚”难友在一起的时间长了,相互比较了解,就变成了好朋友。时间一长,我想出了苦中作乐的办法—教李复生下围棋。我也是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才学围棋,只懂一些基础。用小纸条捏起来当子,白子、黑子,画一个局部的小棋盘,以此打发无聊的日子。在“牛棚”中不能与家里人联系,古乐梅冬天要送被子、棉衣来,也只能到门口交给着守,不能直接见面,也不准通信。有过战争经验的李复生教我,每次古乐梅送衣物来时,可将事先写好的纸条夹在里面带进来。古乐梅每个星期六带孩子去洗澡,会经过我房间的后窗,等她经过的时候,我就将预先写好的纸条丢出来,她捡起来回家后才敢看,只能用这种方式互通消息,了解一下对方的情况。

1970年年初,古乐梅被安排到杭州附近的萧山农场去劳动,我在“牛棚",孩子们没有人管。我女儿很能吃苦,带着小弟弟,独自主持家务。也有雪中送炭的好心人,我的两家邻居,一个是郑世彬,在第六军医大学时和我同一个教研室,关系很好;另一个是梁延杰,在我和古乐梅不在家时,很照顾钟玲姐弟俩,孩子生病,都是他们帮忙送到医院。

1970年的上半年,“牛棚”撤销,我们可以回家了。但是还要进行监督劳动,随时要集合训话。女儿来接我回家,尽管专案组反复交代我,不许乱走动,我回家第二天,还是带钟玲姐弟到上海的南京路去吃了一次咕噜肉。“牛棚”是所很好的学校,我从入学早期的胆战心惊、惶恐不安,到后来见多识广、坦然应对。我在“牛棚”里,被拍桌子的场面锻炼出来了,也知道他们技止此耳。“牛棚”放出来后,还是有很多清规戒律:不准串联,不能乱跑,不准探亲。我才不管这些!最想好好补偿孩子,孩子无辜受我连累,太可怜了,去吃咕噜肉不算什么,就是想与孩子多沟通。还不懂事,要他们知道父亲遭遇的委屈,又不能让他们无视社会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