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这样的家庭是我最大的幸福”——孙承纬的家风故事
汤淼 姜洋
孙承纬(1939— )
爆炸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39年12月12日出生于上海市,祖籍江苏常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炸药爆轰、激光辐照效应、应用脉冲功率技术、材料动态响应和高能量密度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为核武器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获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40余项,发表专著2部、译著4部、文章400余篇。
▲2019年8月24日,孙承纬与家人合影(前排左起:孙承平、孙承纬、孙承维、孙承永、孙承绶、孙承统)。
因为“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我们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承纬有了近距离接触,也因此有幸了解了他的成长历程和人生故事。在采集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位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的爆炸力学专家之所以有今日之成就,和他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古语有云“天下之本在家”。《周易》中亦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大意是有行善积德之风的家族,子孙后代都会有好报。孙承纬的父母孙启粹、周静诤正是如此给子女们创造了一个和睦、仁善之家,而他们的八字家风“敏思、笃学、自强、进取”更是激励着子女们一生努力奋进。
“生在这样的家庭是我最大的幸福。”孙承纬说。
▲孙启粹书写的座右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孙启粹和周静诤的性格都很平和,自结婚起二人互敬互爱,少有争吵,给子女们营造了和睦、温暖的家庭氛围。1944年,他们将家搬到上海市黄埔区山西南路31弄7号,在这里一住就是60多年。
在街坊四邻眼中,孙家是一个读书人的家庭,有知识、有文化。邻居们遇到问题时都要向孙启粹请教,他也乐于帮忙,尽力去帮助每一个来讨教的人。特别是逢年过节,上门的访客更是络绎不绝——请孙启粹写上一副对联仿佛是他们过年的必备程序。孙启粹从不拒绝,铺纸研墨,用他那俊朗飘逸的字体非常用心地为来者写上一副喜庆吉利的对联,然后微笑地看着他们欣然离开。
那时,弄堂里的住户共用一个电表和水表,费用公摊,每个月都是孙启粹帮助大家计算电费、水费,平日里还帮助邻居们起草信件,读报、修理更是经常之事。孙启粹总是很热心地为大家服务,从来没有半点厌烦之色。
周静诤在新中国成立前是家庭妇女,在家操持家务,照料7个子女的日常生活,1949年12月开始参加居委会工作,直至1973年9月退休。
周静诤为人直爽,做事干练,待人热情,善于团结群众,长期担任妇代会主任兼居委会副主任等职。孙承纬在1961年的自传中写道:“我母亲经常和街道支部联系,积极理解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群众关系密切,上进心强,常以今昔对比教育我们,要我们按党的话去做。”
周静诤在居委会的工作,最初十几年并没有工资,都是义务为大家服务。“我母亲有一个很好的精神,就是愿意为大家服务,不挑剔。”孙承纬回忆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家庭普遍子女多,当时上海的工作也不好找,生活困难是常见现象。曾经有一个推荐居委会干部到工厂工作的名额,开始推荐的是周静诤,可她想到另一位居委会干部的丈夫没有工作,而自己的丈夫还在工作,没有那家人困难,于是就把工作机会让给了那人。
周静诤做居委会干部时十分认真,对各家各户的情况非常了解,谁家有什么困难都记在她心里。上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的青年被动员到新疆参加生产建设兵团建设,每一个未考取大学的青年都是被动员对象。周静诤提出,如果是独生子女的话,要考虑将来照顾家里老人,就不要动员这样的青年去新疆。
孙启粹和周静诤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间。
“我觉得我们家人的性格都比较温和,这可能和遗传有关系,不去和别人计较什么。”孙承纬说,“我父母一直辛辛苦苦在工作,是我们的榜样,让我们知道既要辛苦工作,还要待人宽厚。”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
孙启粹曾经在上海江海关直属的税务专门学校工作过十年,也曾在当时的江苏省立常州中学等学校当过老师,对教育颇有心得。他总是用自己艰难求学的经历教育孩子们,让他们珍惜读书的机会。
根据多年的教育经验,孙启粹认为首先要把长子长女教育好,成为弟弟妹妹们的榜样,年幼的孩子自然会向哥哥姐姐看齐,在家庭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因而,孙启粹花在管教长子孙承绪的时间就相对多些,他告诉长子,学做事前首先要学会做人,要做一个正直的人。
孙启粹不赞成死读书,但他坚信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因而,他经常告诫子女们做事一定要踏实认真,“对于不明白的问题一定要想清楚,不可以囫囵吞枣;不懂装懂是自欺欺人的表现;要想做成一件事是没有捷径可走的,认真努力永远是成功的基本要求;万事不可投机取巧; 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这些家训在孙家儿女成长之初,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为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
孙启粹常常告诉子女“凡事要留有余地”,就是要求子女们在做事前一定要预先做好准备工作,仓促上阵难免会考虑不周,做事容易出现纰漏。这和《朱子家训》中的“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有着相同道理。孙启粹的这句话对孙承纬影响至深,在以后的人生中,每每做事之前他都会提前做好各种准备,正如在采集过程中我们常常听到他说的“不打无准备之仗”。
记得采访孙承纬的家人和同学之前,他建议我们先提前就采访目的和要求和被访人进行充分沟通,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深入采访。这些准备为我们后续深入访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家教严格的孙启粹不仅教导子女们怎样做人做事,自己也以身作则,偶有空闲就会去看书、写字、做文章,书桌前也总是摆放着他喜欢的字画书籍。即便到了晚年,在孙承纬的女儿孙今人的回忆中,爷爷也总是坐在书桌前的圈椅里看书写字。
孙启粹在家庭中塑造的浓厚文化氛围给孙承纬和兄弟姐妹们的心中播下了爱读书的种子。
等到孩子们稍大,孙启粹就会教他们认数识字,7个子女的心中都留存着父亲陪伴读书的温暖而美好的回忆。让孙承纬记忆犹新的是小学时父亲教他英语,细心地在一个小本子上把英语的发音一一写下来,每天很认真地教他读音。
自孙启粹将家搬到黄埔区山西南路后,更是给子女们的读书学习创造了天时地利的好条件。山西南路旁边的福州路上遍布各种书店,不远处还有社区图书馆。孙家孩子们自上小学识字开始,图书馆和书店便成了他们流连忘返之地。在哥哥姐姐带动下,孙承纬也养成了逛书店看书的习惯,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
在孙启粹立规矩、以长带幼的教育理念下,长子长女自小就表现优秀,在他们的示范下,弟弟妹妹们也培养起了热爱知识、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在教育问题上,孙启粹有自己的分寸,面对子女考试取得的好成绩,他从不会过多表扬,一句“不错不错”已是很高的褒奖了。他认为过分夸赞会毁了孩子的前途,是绝对不可以的。但如果发现哪个孩子成绩有所下滑,他就会很细心地考量,到底是孩子身体不好还是遇到了什么问题,在用心找到症结后想办法帮助孩子一起克服困难。
时隔多年,孙承纬对父亲的教育理念仍记忆犹新,“成绩每次都还可以的话,我父亲平常就不会过多地过问学习。他关心的是,这个孩子有什么特别喜欢的爱好、兴趣需要帮助引导发展。这是很开明的”。
一次,刚上小学的孙承纬站在写字台旁看父亲写字,父亲看见写字台上水盂中的水干了,便问他:“把一滴水放在什么里面才干不了?”孙承纬回答:“放在水里面。”父亲听后很高兴,连连称赞他会动脑筋。
观察到孙承纬对科学实践感兴趣后,父亲给他买过很多有技术含量的玩具,比如从纸管中吹出去的降落伞、转轮式的小手枪等。有一次上海举办少年儿童科技作品展览,父亲得知后托人搞到两张票,晚上下班后专门带着孙承纬去观看展览,以拓展他的知识面和眼界。
在孙承纬记忆中,因为父亲擅长篆刻,家里各种维修工具很多,例如治印刻刀、榔头和老虎钳以及各色钉子和小五金等等,放在写字台左边最下面的抽屉里。这些工具成为了孙承纬动手学本领的起步家当,他经常拿这些工具做玩具玩,父母从不会阻拦,更不会加以干涉。
父亲在发现孙承纬喜欢做木工活之后,为了让他做木工活更顺手,特意请商务印书馆的木工师傅把一截断锯条装上把手,做成鸡尾锯送给他。依靠这把鸡尾锯,孙承纬做了许多家庭常用的小物件,特别是两个书架,几十年后父亲依然在使用。
爱,是孩子们前行不竭的动力
孙启粹就是这样在一点一滴的言传身教中影响着儿女们,身体力行地诠释着八字家风——“敏思、笃学、自强、进取”。对于传世家风,孙家子女这样理解:敏思是善于思考、积极钻研;笃学是踏实认真、治学严谨;自强是为国效力、不落人后;进取是学无止境、勇攀高峰。
严格的家训和良好的家风,使得孙家儿女自小就培养起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良好的兴趣,激励他们在成长中树立正确的前行目标。同时,始终萦绕在家庭中浓厚的爱的氛围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基石。
爱的教育,是孩子形成健全人格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孙启粹和妻子周静诤不仅为人善良、乐于助人,彼此互敬互爱,在无形中给子女们树立了榜样,对儿女更是倾尽全力地关心爱护。
因平日里要为九口之家的生计四处奔波,孙启粹在家的时间并不多,下班回到家也已是八九点钟了,然而他总是竭尽所能地去关爱、尊重每一个孩子,并始终坚持“爱子,教之以义方”。
在孩子们心中,这个家教甚严的父亲并不严厉,孙承永曾经在文章中写道:“我的父亲从小失去父母,由祖母抚养长大,因此他异常珍惜亲情,特别关怀疼爱儿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慈父。”
孙承纬终身难忘的则是烈日炎炎下父亲的身影。
那是他刚上初中不久,家里的房屋因年久损坏需要翻修,家人只能分散到四处暂住,孙承纬住到了父亲的姑母家。每逢星期日,住在各处的家人都会到母亲借住的地方相聚。一次中午聚会后,父亲送孙承纬到17路电车站,当时正值盛夏,天气十分炎热,走着走着父亲突然叫住了他,让他等一下,话毕便返身跑到路边的一个小店里买了一顶草帽。父亲细心地给孙承纬戴上帽子,并细细叮嘱他要多喝水、注意防暑……坐在电车里,看着烈日下的父亲依然站在路边目送自己离开,那个渐渐远去的身影一直深深印刻在孙承纬的脑海,父母给予的爱护仿佛从来没有离开过。
大学时期,孙承纬买了几本外文书,假期带回家中,父亲看见后细心地用牛皮纸给包了封面,并用毛笔写上俄文书名,还热心地指导承纬怎样刻藏书章、名章,并且给这些印章刻边款、做封套。这些行为习惯对孙承纬都影响至深,使他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做事都非常注重细节。
▲1957年9月,孙承纬初到北京大学。
1986年,新编《辞海》(缩印本)第二次印刷发行,工作单位尚在四川大山深处的孙承纬写信请父亲代劳购买,当时已是80高龄的孙启粹接到信后赶紧到南京路的新华书店,为儿子抱回了这本2200多页如砖头重的大部头,让孙承纬深深感受到父爱的伟大。
如果说孙启粹是严厉而慈爱的父亲,那么周静诤则是名副其实的慈母,九口之家的大家庭,每天的家务活从早到晚都忙不完。
在孙承纬心中,母亲不仅任劳任怨地操持家务,同时对每个子女都体贴爱护。孙承纬上中学后每天中午都要带饭,那时的饭盒比较小,母亲担心儿子吃不饱,装饭时总是压得紧紧实实。母亲还时常想着法子更换饭菜花样,譬如罗宋面包夹蒸咸肉、炒面等等,这在上世纪50年代都是难得一见的美味。
▲1960年,孙承纬(第二排左二)与家人合影。
一次,孙承纬看到一本名为《初等方程式论》的精装旧书,售价一元,相当于他半个月的车钱。他非常想买但苦于囊中羞涩,于是向母亲求助。母亲二话没说掏钱给他,让他如愿以偿。
奋进,是报答父母的最佳方式
孩子们在一起难免会产生争执,孙启粹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不管发生怎样的纠纷,年长的必须让着年幼的。两个孩子发生争执,他首先会去批评年龄大一点的孩子,然后再去了解事件原委,循循善诱地给孩子们讲道理。在这个原则下,孙承纬的兄弟姊妹间形成了互相谦让、互相爱护的风气,哥哥姐姐总会去让着弟弟妹妹们,彼此之间发生的纠纷越来越少,家庭氛围始终是和谐友爱的。
在父母殷殷爱护之下,同时经常耳濡目染父母乐于帮助他人的仁爱行为,孙家儿女个个都身心健康地成长起来,并心怀目标。“我们当时的想法是,能够考上一个好学校、工作后有成绩,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孙承纬说。
新中国成立后,孙启粹进入民主促进会工作,一人工资供养全家,经济上难免拮据。长子孙承绪自1956年参加工作后,就开始帮助分担养家重任,出钱供弟弟妹妹们读大学。
年长的孩子供年幼的读书也成了孙家传统。孙承纬于1963年参加工作,次年三弟孙承统、四弟孙承绶同时考入复旦大学,他省吃俭用,开始同时给两个弟弟提供生活费。只要弟弟们有需要,哪怕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尽力满足他们。
在弟弟们心中,二哥一直对他们非常好,二哥喜欢看书、思考和动手的习惯对他们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他们对物理、数学也产生了浓厚兴趣。
从北京大学毕业时,孙承纬好不容易攒了近20元钱,当他在北京菜市口的一家旧货店里看到一只五灯变压器时,想到组装收音机和电视机都可以用上,权衡再三,一狠心花了16元买下,一直当作宝贝收藏着,可当他知道四弟承绶装收音机需要时,立刻割爱,拿出来送给了弟弟。大姐孙承永赞叹说:“他这个精神很值得称赞。”
父母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兄弟姐妹间的手足之情、子女对父母的反哺回报,无一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家庭对我的影响有两点,一是父母做人很本分,乐于助人,不自私,这一点很重要;二是让我们对花花世界、奢侈生活没什么兴趣。”孙承纬在总结家庭教育的影响时这样说。他认为这是他后来养成低调谦逊、淡泊为人品格的基石。
幸福美满的孙启粹、周静诤一家多年被评为上海市“五好家庭”,1983年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并被中华妇女联合会授予奖章。
▲1983年,中华妇女联合会授予孙启粹、周静诤家庭的全国“五好家庭”奖章 。
1985年,进入耄耋之年的孙启粹因病住在医院,想到儿女们个个都努力奋进,实现了自己当年一代胜过一代的愿望,国家也日渐昌盛,不禁有感而发:“桑榆尤庆逢盛世,竭尽驽骆共驰骋。”
“桑榆尤庆逢盛世”也是孙家子女们的心声。孙承永曾在文章中写道:“我们兄弟姐妹7人都是祖国人民培养出来的高级知识分子,长期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深深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为中国的富强昌盛奋斗终生就是实现党和父亲对我们的期望,也是报答祖国和父母的培育之恩的最佳体现。”
▲1985年5月,孙承纬(后排右二)与家人合影。
多年来,孙承纬的兄弟姐妹间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传习着父母身上孝老爱亲、善良仁爱、努力进取的品格,而父母给予的深切关爱一直牢记在他们心间。2014年,为了纪念孙启粹和周静诤诞生108周年、100周年,他们编写了纪念文集《温暖》,以文字表达对逝去父母的思念和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以传承“敏思、笃学、自强、进取”家风的特殊方式来缅怀父母。
(作者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报》 (2022-05-26 第4版 印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