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科学人生》序言

作者:王春法 来源:运维管理     日期:2017-04-06

编辑部的同志邀我为本书写序,我实在是难却其情。回顾这些年来组织推动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点点滴滴,一路走来,五味杂陈,绝非三言两语所能尽述者。写下这些文字,一方面整理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可供编辑部酌用,同时也可供社会公众了解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之用。更贴切地说,这篇文稿应该也算作一位采集工程参与者的心得。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缘起于两件事情的触动:一件事情是两位自然科学界的泰斗——钱学森和贝时璋与两位社会科学界的大师——任继愈和季羡林于2009年相继去世,令人扼腕叹息。贝时璋先生去世后,有关媒体在准备做一个深度报道时,却发现无论是音像、还是文字资料都较少,难以支撑报道所需,殊为遗憾。另一件事情是中国科协于2009年年初对两院院士年龄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结果显示,当时中科院院士在世687人,平均年龄74.8岁;工程院院士在世712人,平均年龄73.5岁;当时每年去世的院士在20人左右,平均每月有两位院士去世。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现象!

老科学家是共和国建没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现当代科技发展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的学术成长历程本身就是中国现当代科技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反映了现当代中国科技发展与科技教育的进展。每位老科学家的去世是相关科学领域的重大损失,而相关资料的散失也是科技史研究的重大损失。针对这一问题,我组织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宣传处的许向阳和孟令耘同志在2009年6月份起草了一篇题为“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史亟待抢救”的专题调研报告,由张开逊先生和我联合署名,通过中国科协内部刊物《科技工作者建议》上报给国务院。6月23-25日,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抢救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作为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正式启动的抢救工程,并责成中国科协牵头,国务院科教办协助,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中国科协在时任党组副书记齐让同志的带领下,迅速组织力量,在短时期内起草完成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实施方案》,报送国务院审批。10月22-27日,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实施方案》给予充分肯定,强调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意义重大,要抓好落实。

采集工程主要面向年龄在80岁以上、学术成长经历丰富的两院院士,或者虽然不是两院院士,但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老科技工作者。采集工作以老科学家的学术成长经历为主线,主要通过实物采集、口述访谈、录音录像等方法,重点采集能够反映老科学家家庭背景、求学历程、师承关系以及对日后科学成就产生深刻影响的工作环境、学术交往中关键人物、重大事件和重要节点的各种资料,以及真实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思想、观点和理念产生、形成、发展过程的各种资料。采集内容既包括口述资料,也包括传记、证书、信件、手稿、著作等实物资料,还包括参加国务或政务活动、学术活动、外事活动、社会活动、家庭生活中重要的照片、影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音像资料。对学术上有争议问题的相关资料兼收并蓄,如实收录。对涉及国家机密的资料,依法主动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在采集整理和收藏保存这些中国现当代科技发展史料的基础上,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记录老科学家们个人的学术成长轨迹,梳理中国现当代科学家群体的演进过程与学术传承脉络,有助于进一步梳理和丰富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厘清我国科技界学术传承脉络和学术传统,总结探索我国科技发展规律和科技人才成长规律,为更好地制定科技政策和人才政策、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参考依据。

采集工程是一项基础工程,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科研工作,也是一项独具特色的文化建设工程,更是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开展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不仅有利于保存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文献,把党对科技工作者的关怀送到老科学家心坎上,为宣传优秀科技人物提供第一手资料和丰富素材,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同科技工作者的情感联系;而且有利于发现促进和推动老科学家成长成才中的关键人物、关键事件、关键因素,研究探索科技人才成长规律,为制定国家人才政策提供依据;更有利于进一步厘清我国科技界学术传承脉络,深人了解我国科学传统的发展线索,通过发掘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凝聚的丰富精神内涵和高尚人生追求,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创新文化和科学文化建设,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

采集工程对于科协组织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科协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国家科技工作的一部分,当然应该把做好科技界的群众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做好党的群众工作是科协的根本职能。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科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最重要的任务是畅通党和政府与科技工作者之间的双向联系渠道,科协要把重点放在做好科技工作者工作上,要把这个问题摆在突出的位置。中央书记处也一再强调科协要把加强党和政府同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作为基本职责,把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根本任务,把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科协工作的主要标准。开展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实际上就是要做好“人的工作”,真心实意、脚踏实地地为科技工作者办些事情,因而是一项人心工程。

采集工程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种实物资料、文字资料、音像资料的采集、收藏、展示、开发等多个环节。当初启动采集工程时,尽管没有经验,我们还是对这项工作的迫切性、艰巨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做了充分的估计,因而一开始就着力做好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从制定科学严格的工作方案人手,及时建立领导机构、专家队伍和工作制度,制定系统完善的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在方案制定、机制建立和项目管理等方面做出系统安排,形成合理科学的合作机制,突出学术优先,强化过程管理,并在实际推进中不断完善,以此保证采集工作的科学性和质量,确保采集工程顺利推进。

我们首先制定了规范严谨的工作指导文件。采集工程是一项开创性工作,采集流程、方法、标准、规范等均无现成经验可供参考借鉴。为此,采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专家,起草完成了领导小组工作规则、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项目管理办法等8个基础性文件以及采集工作流程、采集工作规范等9个技术性文件,构成一个完整的文件体系。经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成为采集工程的工作指南,为规范工作程序和标准、保证采集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及时明确了采集对象的遴选原则。按照采集工程的工作目标,我们将所有80岁以上的两院院士纳入采集对象名单,按照年龄降序排列进行采集;兼顾部分高龄、有突出贡献的非院士科学家,比例不超过总人数的20%(后来调整为不超过总人数的15%);适当将年龄排序居后、但由于健康等其他原因急需采集的老科学家纳入采集对象,比例不超过总人数的5%。根据采集工作试点情况,将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两弹一星”元勋直接纳入采集对象名单;将获得陈嘉庚奖、中国工程科技光华奖、何梁何利奖作为非院士老科学家纳入采集对象名单的重要依据,同时明确需要经相关学会和所在单位评议推荐。

我们着力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流程和管理规章。建立起规范严格的培训、中期评审、结项验收的管理机制,形成包括确定采集名单、初步组建采集小组、采集人员培训、签订项目任务书、工作交流、中期评审、观摩研讨、结项验收等主要管理环节。把接受培训作为组建采集小组、承担采集项目、签订项目任务书的必要条件;把中期评审作为过程管理的重要抓手;把资料移交情况作为进行结项验收的前提条件;把结项验收作为成果检验的有效手段,切实做好采集工作管理。对于因采集对象原因无法继续采集工作,或由于自身原因明显无法按要求完成采集任务的采集小组,经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出具鉴定意见后,采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可终止采集合同。

我们建立健全了工作例会制度。为便于各相关方及时了解采集工作进展、沟通信息、交流经验,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交流新方式、新进展。我们创办了《采集工程通讯》内刊,及时刊发采集工程的重要会议、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情况以及各采集小组的典型经验、采集工作进展等最新动态,向各参与部委、管理单位和采集小组通报,最大可能地为采集工程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让我们全体参与者倍感欣慰也足以自豪的是,我们的付出得到了超乎预想的回报。

我们收集保存了一大批珍贵的科技史料。目前,已相继开展了300余位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抢救性地采集了大批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宝贵资料,获得各类手稿、书信、笔记、图片等大量实物原件。截至目前,共采集实物原件资料46379份,数字化资料135658份,视频资料178611分钟,音频资料215052分钟。这些资料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脉络,丰富了已有的共和国科技史文献,弥足珍贵。很多资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如在李东英院士捐赠的手稿中,有20世纪4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工作笔记近4万页,是李先生个人学术生涯和我国稀土科研事业发展历程的一份较为完整的历史记录。

我们初步建成了一个有特色、功能齐全的馆藏基地和初具规模的数据库。馆藏基地是采集资料保管、展示、研究、宣传的主要场所。目前建设面积为l000平方米,分存储区、展览区、研究区和数字化加工区四个区域,通过专业存储设施和管理,对采集获得的实物资料、数字化资料、音视频资料进行分类化存储、精细化管理、数字化处理,为这些资料的长久保存提供了保障条件,为社会公众参观和老科学家本人、家属及研究者使用提供便利。我们建立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数据库,将作为中国最大的科技人物专题网站,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的形式上线运行,面向社会公众和学术研究人员开放,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文化。

我们出版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学家学术传记。在2010年和2011年启动的采集项目中,已分两批出版徐光宪、吴孟超、罗沛霖、陆婉珍等29位科学家的传记,其中绝大多数为科学家首部公开出版的传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在2013年10月16日召开“钱三强百年诞辰暨钱三强何泽慧科技思想座谈会”之际,我们推出了钱三强、何泽慧的传记套装本,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目前,又有20余部传记已经纳入201 4年出版计划。2013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授权科学出版社东京株式会社,将《卷舒开合任天真:何泽慧传》、《此生情怀寄树草:张宏达传》和《举重若重:徐光宪传》翻译成日文,在日本正式出版。

我们举办了共和国历史上首个以科学家群体为主题的大型展览。这就是从2013年12月15日至2014年1月17日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主题展是对现代中国科学创业史和科学家成长史的生动诠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累计接待中外观众近三万人次,成为2013年中国科协会员日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和亮点,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刘延东同志亲临参观展览并发表重要讲话。主题展在科技界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老科学家亲临观展,许多青年科技工作者切身感受到老科学家们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展览所用的资料中超过50%来自采集工程所得,是采集工程成果的一次重要运用,也成为采集工程的有效宣传。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要求,顺应社会各界的呼声,2014年4月,我们启动实施了“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全国巡展活动。主题展吸引了社会公众踊跃参观,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展览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采集线索,很多科学家本人或科学家后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将更多资料交给采集工程的意愿。

我们推动采集工程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随着采集工作的开展,其影响范围持续扩大,促使广大科研单位和机构加入到了保护老科学家历史资料的队伍中。在该项目的影响下,参与采集项目的单位也更加重视本单位科技工作者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另外,更多的机构,如国家档案局、北京市档案馆等,也更加深入认识到了采集工程资料的独特性,积极加入到保护老科学家历史资料的队伍中来。与此同时,在采集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团结凝聚了一支专家队伍,锤炼出一支管理队伍,构建了规范严谨的管理制度,形成了高效协同的运转机制,对于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关注保存老科学家学术资料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采集工作进一步密切了与科学家的情感联系。在采集过程中,我们时时被老科学家们求真务实、爱国奉献的精神感动着,而老科学家及其亲友也因采集而对科协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随着采集工程的不断推进,采集工作越来越受到科技界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有些老科技工作者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亲自来到项目办公室,询问了解列为采集对象的条件、要求、程序等;有些科技工作者直接或间接地表示非常希望组建或参与采集小组工作。程天民、朱尊权等老科学家还为采集工程题字留念;陈士橹院士亲笔写给中国科协一封信,感谢中国科协和采集小组成员等诸方面付出的辛勤劳动。

采集工程是一项多部门共同实施、涉及面广的综合性工程。四年来,直接参与采集工程的人员近2000人,接受访谈或提供支持帮助的间接参与人员还要更多。采集工程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相关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和辛勤努力。

采集工程是中国科协会同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文化部、国资委、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11部委共同推进实施的,组成了由中国科协主要领导任组长、12家部委分管领导任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采集工程的宏观指导和重大政策措施制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中国科协书记处分管领导任主任,成员单位的司局负责同志任成员,日常工作委托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承办。领导小组聘请杜祥琬院士、李振声院士、陈佳洱院士、胡启恒院士、巴德年院士、王礼恒院士、张勤教授等人组成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熟悉科技界,具有战略眼光和决断力,在确定采集原则、审定采集名单、对采集工程提供学术指导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构建了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经过试点期间的不懈探索和艰苦磨合,形成了采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总协调、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负责总体学术指导、采集工程馆藏基地负责采集资料入藏整理、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负责经费监管、相关管理方协助配合采集小组组织和管理这样一种科学合理、运转有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各方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及时沟通,提高了采集工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我们充分依托专家力量,坚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设立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聘请学会常务理事张藜研究员担任项目办公室负责人和首席专家;依托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设立采集工程馆藏基地,聘请图书情报专家吕瑞花教授担任负责人。著名中国近现代科技史专家樊洪业、廖育群、胡化凯、张柏春、王扬宗、张大庆、艾素珍、张剑等多次为培训班授课或担任评审专家,为采集工程贡献了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年逾七旬的樊洪业先生笑称自己是采集工程最年长的志愿者。

开展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离不开老科学家本人及家属的充分理解和密切配合。采集工程启动之初,何泽慧、马大猷、严东生、徐光宪、师昌绪等一批学界泰斗欣然同意接受采集。在采集过程中,各位老科学家积极配合采集工作,捐赠实物资料,罗沛霖、韩济生、盛志勇、张涤生、申泮文、李东英等老科学家将数十年来积累的珍贵手稿、书信、著作、照片、证书等实物资料捐献出来。老科学家的亲属积极支持和配合采集工作,周培源、刘东生先生的子女慨然把父亲的资料全部完整地捐赠给采集工程;周先庚先生的子女捐赠了父亲全部九十余本的日记资料;田在艺先生的儿子带着采集小组成员到田院士工作单位查阅相关档案;侯仁之先生的女儿侯馥兴、陈梦熊先生的儿子陈泽行、邵象华先生的女儿邵贝羚、胡亚美先生的女儿解虹加入了采集小组,直接参与采集工作。

采集工作的顺利开展更离不开采集人员的艰辛工作和无私奉献。这项工作无先例可循。不少小组成员,管理方工作人员表示,刚一接受采集工作培训就感到脑袋都大了,而这仅仅是开始。采集小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由于专业背景的不同,他们从事采集工作的优势与弱势也各不相同。有的小组成员是采集对象的同事、学生或者同行,专业知识方面没有问题,但是缺乏历史研究的经验;有的小组成员是档案、宣传工作者,文字功底深厚,但缺乏历史研究和科学知识方面的积累;有些小组成员是历史研究人员,资料收集、整理、撰写传记等方面有优势,但是缺乏科学知识积累。此外几乎所有的小组都面临着音视频和图片的数字化方面的考验,稍有疏漏就会导致不符合技术标准。因此,严格遵守采集工程对采集人员的资质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组内人员的分工与协作对于采集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直接的影响。从四年的经验来看,多数采集小组克服多重困难,本着对科学家负责、对科技事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圆满完成了采集任务,这本书就是他们的酸甜苦辣经验的总结。

这本书,是对采集工作的一份总结。各位作者或总结经验,或抒发感想,或提出建议。一些科学家的子女、亲属参与了采集工作,他们藉此有机会能够从共和国科技和建设事业发展历程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熟悉的亲人,发现一个全新的父辈。相当一部分采集小组主要是以科学家所在单位的人员构成,通过采集工程,他们深化了对前辈科学家的认识,更加明确了自己在薪火传承中的位置。比如说,陆婉珍院士采集小组的负责人褚小立博士,既是陆院士的弟子,也是陆院士的同事,他带领采集小组高质量地完成了采集任务,在2013年中国科协会员日之时,《新青胜蓝惟所盼:陆婉珍传》正式出版,褚小立博士获得了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形象地诠释了采集工程的意义。

借此机会,向各位科学家及其亲属、向参与采集工程的人士、单位表示衷心感谢,正是他们的热情支持和倾力协助,保证了采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

在采集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听到来自方方面面的这样的意见:如果这项工作更早些开展,就更好了。采集工程项目启动以来,我们一直在追时间往前赶,老科学家健康状况不稳定或去世,增加了采集工作的难度和紧迫性。纳入采集名单的何泽慧、黄纬禄等几十位老科学家已经先后离世,但值得庆幸的是,通过采集为他们留下了许多珍贵资料。但也有多位采集对象在采集工作启动之际或实施过程中健康状况急剧恶化,无法接受采集,这也是我深感遗憾的地方。采集工程越往前推进,对其紧迫性的感受就越加深刻。

刘延东同志在参观“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时明确要求,继续抓紧做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采集工程的第一期工作即将胜利完成。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将继续保持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将后续的工作完成好。采集工程不仅获得了丰富的、有价值的资料,为采集资料的存储、整理、开发建立了设施条件,引起社会各方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示范带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形成了日趋完善的规章和机制,凝聚、锻炼出一支融合学术、管理等各方面人员的队伍。这些都为采集工程的持续、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将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学术规范、技术标准和管理体制,把采集工程推向新的阶段和更高层次。从着重采集转向采集与研究并重,抓紧建设中国科学家数据库,尽早上线运行。同时,采集工程的深化也需要更为有力的条件支持,努力实现人员队伍的专门化、机构设置的实体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一定意义上说,每个老科学家都有自己的科技梦,都是一个追梦人。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他们朝着自己确定的目标锲而不舍、奋力前行,取得了成功。作为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首倡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我也有一个梦,或者说是一个心愿,就是希望能够建立一座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对采集来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进行永久性保存,为存储保护相关资料提供安全可靠的馆藏条件,为研究展示新中国科学家的职业特征和精神世界提供一个场所。老科学家是科学精神、科技知识、科学态度的直接载体,宣传老科学家就是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目前科学家资料分散在各地的档案馆、图书馆、校史馆等机构,还有大部分资料零散地保存在老科学家的办公室或家中,缺乏系统整理,且缺乏长久保存的条件。通过采集工程所积累的资料,是一笔珍贵而丰富的科学文化遗产,除高度的历史价值外,还具有纪念、表彰和示范的意义。建立以科学家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实现存储、展示、研究、教育和宣传五大基本功能,集中展示中国近现代科学家的群休形象,展示科学家们对国家发展的巨大贡献,展示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对科学事业的关怀和支持,对于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热情,无疑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我相信,随着采集工程的深入实施和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采集工程的实施将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更有力的支持,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将以对历史负责、对科学家负责、对未来负责的高度使命感充满热情地投入到采集工程中来。我们将继续动员社会各方的力量,把采集工程打造成党和政府满意、科学家和科技界满意、社会和公众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和社会检验的精品工程。我期待并相信,更多的采集工程成果将台旨够以更加多样、有效的形式呈现给广大公众。

让科学精神之光普照中华大地,让科技知识之利惠及天下众生,那是我们共同的梦!

愿我们梦想成真!

王春法

2014年5月

为真实全面展现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收集保存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经历的宝贵资料,特邀请您向采集工程捐献传记、证书、信件、手稿、著作等学术成长过程相关的各类资料。2021年采集工程项目申报现已启动,火热报名中!

详细
    关于我们 | 访问公众版 访问学术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 京ICP备 16033350号-2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运营 中科嘉速(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联系方式:mmcs@cnais.org.cn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如何使用?

《感悟科学人生》序言

作者:王春法 来源:运维管理 日期:2017-04-06

编辑部的同志邀我为本书写序,我实在是难却其情。回顾这些年来组织推动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点点滴滴,一路走来,五味杂陈,绝非三言两语所能尽述者。写下这些文字,一方面整理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可供编辑部酌用,同时也可供社会公众了解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之用。更贴切地说,这篇文稿应该也算作一位采集工程参与者的心得。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缘起于两件事情的触动:一件事情是两位自然科学界的泰斗——钱学森和贝时璋与两位社会科学界的大师——任继愈和季羡林于2009年相继去世,令人扼腕叹息。贝时璋先生去世后,有关媒体在准备做一个深度报道时,却发现无论是音像、还是文字资料都较少,难以支撑报道所需,殊为遗憾。另一件事情是中国科协于2009年年初对两院院士年龄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结果显示,当时中科院院士在世687人,平均年龄74.8岁;工程院院士在世712人,平均年龄73.5岁;当时每年去世的院士在20人左右,平均每月有两位院士去世。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现象!

老科学家是共和国建没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现当代科技发展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的学术成长历程本身就是中国现当代科技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反映了现当代中国科技发展与科技教育的进展。每位老科学家的去世是相关科学领域的重大损失,而相关资料的散失也是科技史研究的重大损失。针对这一问题,我组织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宣传处的许向阳和孟令耘同志在2009年6月份起草了一篇题为“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史亟待抢救”的专题调研报告,由张开逊先生和我联合署名,通过中国科协内部刊物《科技工作者建议》上报给国务院。6月23-25日,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抢救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作为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正式启动的抢救工程,并责成中国科协牵头,国务院科教办协助,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中国科协在时任党组副书记齐让同志的带领下,迅速组织力量,在短时期内起草完成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实施方案》,报送国务院审批。10月22-27日,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实施方案》给予充分肯定,强调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意义重大,要抓好落实。

采集工程主要面向年龄在80岁以上、学术成长经历丰富的两院院士,或者虽然不是两院院士,但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老科技工作者。采集工作以老科学家的学术成长经历为主线,主要通过实物采集、口述访谈、录音录像等方法,重点采集能够反映老科学家家庭背景、求学历程、师承关系以及对日后科学成就产生深刻影响的工作环境、学术交往中关键人物、重大事件和重要节点的各种资料,以及真实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思想、观点和理念产生、形成、发展过程的各种资料。采集内容既包括口述资料,也包括传记、证书、信件、手稿、著作等实物资料,还包括参加国务或政务活动、学术活动、外事活动、社会活动、家庭生活中重要的照片、影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音像资料。对学术上有争议问题的相关资料兼收并蓄,如实收录。对涉及国家机密的资料,依法主动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在采集整理和收藏保存这些中国现当代科技发展史料的基础上,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记录老科学家们个人的学术成长轨迹,梳理中国现当代科学家群体的演进过程与学术传承脉络,有助于进一步梳理和丰富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厘清我国科技界学术传承脉络和学术传统,总结探索我国科技发展规律和科技人才成长规律,为更好地制定科技政策和人才政策、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参考依据。

采集工程是一项基础工程,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科研工作,也是一项独具特色的文化建设工程,更是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开展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不仅有利于保存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文献,把党对科技工作者的关怀送到老科学家心坎上,为宣传优秀科技人物提供第一手资料和丰富素材,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同科技工作者的情感联系;而且有利于发现促进和推动老科学家成长成才中的关键人物、关键事件、关键因素,研究探索科技人才成长规律,为制定国家人才政策提供依据;更有利于进一步厘清我国科技界学术传承脉络,深人了解我国科学传统的发展线索,通过发掘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凝聚的丰富精神内涵和高尚人生追求,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创新文化和科学文化建设,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

采集工程对于科协组织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科协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国家科技工作的一部分,当然应该把做好科技界的群众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做好党的群众工作是科协的根本职能。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科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最重要的任务是畅通党和政府与科技工作者之间的双向联系渠道,科协要把重点放在做好科技工作者工作上,要把这个问题摆在突出的位置。中央书记处也一再强调科协要把加强党和政府同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作为基本职责,把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根本任务,把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科协工作的主要标准。开展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实际上就是要做好“人的工作”,真心实意、脚踏实地地为科技工作者办些事情,因而是一项人心工程。

采集工程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种实物资料、文字资料、音像资料的采集、收藏、展示、开发等多个环节。当初启动采集工程时,尽管没有经验,我们还是对这项工作的迫切性、艰巨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做了充分的估计,因而一开始就着力做好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从制定科学严格的工作方案人手,及时建立领导机构、专家队伍和工作制度,制定系统完善的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在方案制定、机制建立和项目管理等方面做出系统安排,形成合理科学的合作机制,突出学术优先,强化过程管理,并在实际推进中不断完善,以此保证采集工作的科学性和质量,确保采集工程顺利推进。

我们首先制定了规范严谨的工作指导文件。采集工程是一项开创性工作,采集流程、方法、标准、规范等均无现成经验可供参考借鉴。为此,采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专家,起草完成了领导小组工作规则、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项目管理办法等8个基础性文件以及采集工作流程、采集工作规范等9个技术性文件,构成一个完整的文件体系。经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成为采集工程的工作指南,为规范工作程序和标准、保证采集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及时明确了采集对象的遴选原则。按照采集工程的工作目标,我们将所有80岁以上的两院院士纳入采集对象名单,按照年龄降序排列进行采集;兼顾部分高龄、有突出贡献的非院士科学家,比例不超过总人数的20%(后来调整为不超过总人数的15%);适当将年龄排序居后、但由于健康等其他原因急需采集的老科学家纳入采集对象,比例不超过总人数的5%。根据采集工作试点情况,将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两弹一星”元勋直接纳入采集对象名单;将获得陈嘉庚奖、中国工程科技光华奖、何梁何利奖作为非院士老科学家纳入采集对象名单的重要依据,同时明确需要经相关学会和所在单位评议推荐。

我们着力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流程和管理规章。建立起规范严格的培训、中期评审、结项验收的管理机制,形成包括确定采集名单、初步组建采集小组、采集人员培训、签订项目任务书、工作交流、中期评审、观摩研讨、结项验收等主要管理环节。把接受培训作为组建采集小组、承担采集项目、签订项目任务书的必要条件;把中期评审作为过程管理的重要抓手;把资料移交情况作为进行结项验收的前提条件;把结项验收作为成果检验的有效手段,切实做好采集工作管理。对于因采集对象原因无法继续采集工作,或由于自身原因明显无法按要求完成采集任务的采集小组,经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出具鉴定意见后,采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可终止采集合同。

我们建立健全了工作例会制度。为便于各相关方及时了解采集工作进展、沟通信息、交流经验,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交流新方式、新进展。我们创办了《采集工程通讯》内刊,及时刊发采集工程的重要会议、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情况以及各采集小组的典型经验、采集工作进展等最新动态,向各参与部委、管理单位和采集小组通报,最大可能地为采集工程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让我们全体参与者倍感欣慰也足以自豪的是,我们的付出得到了超乎预想的回报。

我们收集保存了一大批珍贵的科技史料。目前,已相继开展了300余位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抢救性地采集了大批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宝贵资料,获得各类手稿、书信、笔记、图片等大量实物原件。截至目前,共采集实物原件资料46379份,数字化资料135658份,视频资料178611分钟,音频资料215052分钟。这些资料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脉络,丰富了已有的共和国科技史文献,弥足珍贵。很多资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如在李东英院士捐赠的手稿中,有20世纪4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工作笔记近4万页,是李先生个人学术生涯和我国稀土科研事业发展历程的一份较为完整的历史记录。

我们初步建成了一个有特色、功能齐全的馆藏基地和初具规模的数据库。馆藏基地是采集资料保管、展示、研究、宣传的主要场所。目前建设面积为l000平方米,分存储区、展览区、研究区和数字化加工区四个区域,通过专业存储设施和管理,对采集获得的实物资料、数字化资料、音视频资料进行分类化存储、精细化管理、数字化处理,为这些资料的长久保存提供了保障条件,为社会公众参观和老科学家本人、家属及研究者使用提供便利。我们建立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数据库,将作为中国最大的科技人物专题网站,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的形式上线运行,面向社会公众和学术研究人员开放,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文化。

我们出版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学家学术传记。在2010年和2011年启动的采集项目中,已分两批出版徐光宪、吴孟超、罗沛霖、陆婉珍等29位科学家的传记,其中绝大多数为科学家首部公开出版的传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在2013年10月16日召开“钱三强百年诞辰暨钱三强何泽慧科技思想座谈会”之际,我们推出了钱三强、何泽慧的传记套装本,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目前,又有20余部传记已经纳入201 4年出版计划。2013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授权科学出版社东京株式会社,将《卷舒开合任天真:何泽慧传》、《此生情怀寄树草:张宏达传》和《举重若重:徐光宪传》翻译成日文,在日本正式出版。

我们举办了共和国历史上首个以科学家群体为主题的大型展览。这就是从2013年12月15日至2014年1月17日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主题展是对现代中国科学创业史和科学家成长史的生动诠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累计接待中外观众近三万人次,成为2013年中国科协会员日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和亮点,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刘延东同志亲临参观展览并发表重要讲话。主题展在科技界引起强烈反响,许多老科学家亲临观展,许多青年科技工作者切身感受到老科学家们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展览所用的资料中超过50%来自采集工程所得,是采集工程成果的一次重要运用,也成为采集工程的有效宣传。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要求,顺应社会各界的呼声,2014年4月,我们启动实施了“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全国巡展活动。主题展吸引了社会公众踊跃参观,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展览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采集线索,很多科学家本人或科学家后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将更多资料交给采集工程的意愿。

我们推动采集工程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随着采集工作的开展,其影响范围持续扩大,促使广大科研单位和机构加入到了保护老科学家历史资料的队伍中。在该项目的影响下,参与采集项目的单位也更加重视本单位科技工作者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另外,更多的机构,如国家档案局、北京市档案馆等,也更加深入认识到了采集工程资料的独特性,积极加入到保护老科学家历史资料的队伍中来。与此同时,在采集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团结凝聚了一支专家队伍,锤炼出一支管理队伍,构建了规范严谨的管理制度,形成了高效协同的运转机制,对于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关注保存老科学家学术资料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采集工作进一步密切了与科学家的情感联系。在采集过程中,我们时时被老科学家们求真务实、爱国奉献的精神感动着,而老科学家及其亲友也因采集而对科协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随着采集工程的不断推进,采集工作越来越受到科技界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有些老科技工作者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亲自来到项目办公室,询问了解列为采集对象的条件、要求、程序等;有些科技工作者直接或间接地表示非常希望组建或参与采集小组工作。程天民、朱尊权等老科学家还为采集工程题字留念;陈士橹院士亲笔写给中国科协一封信,感谢中国科协和采集小组成员等诸方面付出的辛勤劳动。

采集工程是一项多部门共同实施、涉及面广的综合性工程。四年来,直接参与采集工程的人员近2000人,接受访谈或提供支持帮助的间接参与人员还要更多。采集工程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相关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和辛勤努力。

采集工程是中国科协会同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文化部、国资委、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11部委共同推进实施的,组成了由中国科协主要领导任组长、12家部委分管领导任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采集工程的宏观指导和重大政策措施制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中国科协书记处分管领导任主任,成员单位的司局负责同志任成员,日常工作委托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承办。领导小组聘请杜祥琬院士、李振声院士、陈佳洱院士、胡启恒院士、巴德年院士、王礼恒院士、张勤教授等人组成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熟悉科技界,具有战略眼光和决断力,在确定采集原则、审定采集名单、对采集工程提供学术指导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构建了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经过试点期间的不懈探索和艰苦磨合,形成了采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总协调、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负责总体学术指导、采集工程馆藏基地负责采集资料入藏整理、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负责经费监管、相关管理方协助配合采集小组组织和管理这样一种科学合理、运转有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各方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及时沟通,提高了采集工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我们充分依托专家力量,坚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设立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聘请学会常务理事张藜研究员担任项目办公室负责人和首席专家;依托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设立采集工程馆藏基地,聘请图书情报专家吕瑞花教授担任负责人。著名中国近现代科技史专家樊洪业、廖育群、胡化凯、张柏春、王扬宗、张大庆、艾素珍、张剑等多次为培训班授课或担任评审专家,为采集工程贡献了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年逾七旬的樊洪业先生笑称自己是采集工程最年长的志愿者。

开展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离不开老科学家本人及家属的充分理解和密切配合。采集工程启动之初,何泽慧、马大猷、严东生、徐光宪、师昌绪等一批学界泰斗欣然同意接受采集。在采集过程中,各位老科学家积极配合采集工作,捐赠实物资料,罗沛霖、韩济生、盛志勇、张涤生、申泮文、李东英等老科学家将数十年来积累的珍贵手稿、书信、著作、照片、证书等实物资料捐献出来。老科学家的亲属积极支持和配合采集工作,周培源、刘东生先生的子女慨然把父亲的资料全部完整地捐赠给采集工程;周先庚先生的子女捐赠了父亲全部九十余本的日记资料;田在艺先生的儿子带着采集小组成员到田院士工作单位查阅相关档案;侯仁之先生的女儿侯馥兴、陈梦熊先生的儿子陈泽行、邵象华先生的女儿邵贝羚、胡亚美先生的女儿解虹加入了采集小组,直接参与采集工作。

采集工作的顺利开展更离不开采集人员的艰辛工作和无私奉献。这项工作无先例可循。不少小组成员,管理方工作人员表示,刚一接受采集工作培训就感到脑袋都大了,而这仅仅是开始。采集小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由于专业背景的不同,他们从事采集工作的优势与弱势也各不相同。有的小组成员是采集对象的同事、学生或者同行,专业知识方面没有问题,但是缺乏历史研究的经验;有的小组成员是档案、宣传工作者,文字功底深厚,但缺乏历史研究和科学知识方面的积累;有些小组成员是历史研究人员,资料收集、整理、撰写传记等方面有优势,但是缺乏科学知识积累。此外几乎所有的小组都面临着音视频和图片的数字化方面的考验,稍有疏漏就会导致不符合技术标准。因此,严格遵守采集工程对采集人员的资质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组内人员的分工与协作对于采集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直接的影响。从四年的经验来看,多数采集小组克服多重困难,本着对科学家负责、对科技事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圆满完成了采集任务,这本书就是他们的酸甜苦辣经验的总结。

这本书,是对采集工作的一份总结。各位作者或总结经验,或抒发感想,或提出建议。一些科学家的子女、亲属参与了采集工作,他们藉此有机会能够从共和国科技和建设事业发展历程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熟悉的亲人,发现一个全新的父辈。相当一部分采集小组主要是以科学家所在单位的人员构成,通过采集工程,他们深化了对前辈科学家的认识,更加明确了自己在薪火传承中的位置。比如说,陆婉珍院士采集小组的负责人褚小立博士,既是陆院士的弟子,也是陆院士的同事,他带领采集小组高质量地完成了采集任务,在2013年中国科协会员日之时,《新青胜蓝惟所盼:陆婉珍传》正式出版,褚小立博士获得了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形象地诠释了采集工程的意义。

借此机会,向各位科学家及其亲属、向参与采集工程的人士、单位表示衷心感谢,正是他们的热情支持和倾力协助,保证了采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

在采集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听到来自方方面面的这样的意见:如果这项工作更早些开展,就更好了。采集工程项目启动以来,我们一直在追时间往前赶,老科学家健康状况不稳定或去世,增加了采集工作的难度和紧迫性。纳入采集名单的何泽慧、黄纬禄等几十位老科学家已经先后离世,但值得庆幸的是,通过采集为他们留下了许多珍贵资料。但也有多位采集对象在采集工作启动之际或实施过程中健康状况急剧恶化,无法接受采集,这也是我深感遗憾的地方。采集工程越往前推进,对其紧迫性的感受就越加深刻。

刘延东同志在参观“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时明确要求,继续抓紧做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采集工程的第一期工作即将胜利完成。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将继续保持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将后续的工作完成好。采集工程不仅获得了丰富的、有价值的资料,为采集资料的存储、整理、开发建立了设施条件,引起社会各方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示范带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形成了日趋完善的规章和机制,凝聚、锻炼出一支融合学术、管理等各方面人员的队伍。这些都为采集工程的持续、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将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学术规范、技术标准和管理体制,把采集工程推向新的阶段和更高层次。从着重采集转向采集与研究并重,抓紧建设中国科学家数据库,尽早上线运行。同时,采集工程的深化也需要更为有力的条件支持,努力实现人员队伍的专门化、机构设置的实体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一定意义上说,每个老科学家都有自己的科技梦,都是一个追梦人。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他们朝着自己确定的目标锲而不舍、奋力前行,取得了成功。作为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首倡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我也有一个梦,或者说是一个心愿,就是希望能够建立一座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对采集来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进行永久性保存,为存储保护相关资料提供安全可靠的馆藏条件,为研究展示新中国科学家的职业特征和精神世界提供一个场所。老科学家是科学精神、科技知识、科学态度的直接载体,宣传老科学家就是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目前科学家资料分散在各地的档案馆、图书馆、校史馆等机构,还有大部分资料零散地保存在老科学家的办公室或家中,缺乏系统整理,且缺乏长久保存的条件。通过采集工程所积累的资料,是一笔珍贵而丰富的科学文化遗产,除高度的历史价值外,还具有纪念、表彰和示范的意义。建立以科学家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实现存储、展示、研究、教育和宣传五大基本功能,集中展示中国近现代科学家的群休形象,展示科学家们对国家发展的巨大贡献,展示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对科学事业的关怀和支持,对于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热情,无疑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我相信,随着采集工程的深入实施和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采集工程的实施将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更有力的支持,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将以对历史负责、对科学家负责、对未来负责的高度使命感充满热情地投入到采集工程中来。我们将继续动员社会各方的力量,把采集工程打造成党和政府满意、科学家和科技界满意、社会和公众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和社会检验的精品工程。我期待并相信,更多的采集工程成果将台旨够以更加多样、有效的形式呈现给广大公众。

让科学精神之光普照中华大地,让科技知识之利惠及天下众生,那是我们共同的梦!

愿我们梦想成真!

王春法

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