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寻找·记录——陈延熙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心得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以下简称采集工程)由中国科协牵头、教育部等11家部委联合实施,目的在于通过对老科学家的亲人朋友等社会关系的采访,照片、音视频、手稿、书信等信息的整理,系统地采集老科学家的相关信息,将老科学家的学术成长历程和丰富的人生经历留存下来并让大众熟知。这些宝贵财富是影响后人的“活教材”,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见证,更为今后的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参考。
▲采集小组成员采访陈延熙的学生梅汝鸿(左)。
自陈延熙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小组成立以来,我们一路寻找、记录,收获颇多。
目标明确、协调一致
采集工程的工作十分严谨,要想将老科学家的故事讲明白,就不能漏掉任何一份资料。因此,一个目标明确、协调一致的团队是采集工程顺利开展的前提。
为保障采集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我们采集小组首先对采集人员进行了合理分工:访谈组负责采访工作的开展以及采访稿的撰写;资料长编组负责整理和汇总资料以及资料长编的撰写;清单组负责翻阅资料、电子化扫描以及清单的整理;年表组负责综合全部工作撰写年表。
在项目获批之初,采集小组特地召开了一次培训动员会议,明确项目任务及具体分工,在组长带领下对采集手册进行深度学习,并且对相关预备工作进行复盘,由此对陈延熙的人生经历进行了简要梳理,明确采集工程的关键节点。
在采集工作进行过程中,我们每周进行一次工作进展汇报,总结上一周工作的不足,并对后续工作进行整体部署,由此为项目工作的开展提供切实保障。
整理的不只是清单
经过清单组的辛勤工作,我们有幸从中国农业大学档案馆、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陈延熙家等处搜集到了大量珍贵史料。
一张张老照片可见英姿飒爽、一封封亲笔书信可见长者风范、一段段授课视频可见钻研精神……我们在整理资料清单的同时,又仿佛旁观了陈延熙的璀璨一生。
我们整理的不仅是清单,更是在总结陈延熙的卓越贡献。他学识渊博,思维敏捷;对待学生平易近人,对待家人体贴关爱;他积极投身革命,对学术严谨细致、对我国农业事业无私奉献……
资料整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触动,不仅让我们对采集工程工作更有激情、更有动力,也让我们坚定地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既要对老科学家负责,也要对采集工程事业以及国家的科技发展史负责。我们应当更加勤勉、孜孜不倦,力求让陈延熙的学术成长经历因细节而生动、因真实而感人。
访谈的不只是故事
为使访谈工作顺利进行,访谈小组事先对陈延熙的社会关系进行了详尽了解,访谈对象也尽可能根据其学术成长历程依次安排。
通过与各位访谈对象的交流,我们看到了陈延熙的不同面。
“徒仰典型遗世,犹慰风范永存”“农大恩师第一人”,这是靳晋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眼中的陈延熙。他说,陈先生与时间赛跑,风雨兼程几十载,提出了“植物病理学十批判”,在植物微生态领域引起轰动。
▲陈延熙的同事靳晋。
狄原渤老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清楚地记得,20世纪50年代,因苹果树腐烂病,我国整个东北果区面临严重威胁,陈延熙立即着手进行发病规律与防治技术的研究,同时联合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科学研究单位进行研究,为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控提出了有效措施。之后,北京的桃树园暴发了危害达90%的腐烂病,陈延熙又多次带领师生前往当时北京最大的桃园——巨山农场,对几千株桃树逐株调查,全面掌握病害的分布与为害情况,并根据周围生态环境绘制了流行图谱,为桃树腐烂病的防治奠定了科学依据。
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回忆,让我们脑中浮现出一个令人钦佩的身影——陈延熙是一个真真切切地把论文写在大地、写在生产一线的伟大科学家。
我们访谈的不只是故事,更是在重现陈延熙的时代人生。
通过采访,我们有幸能用短暂的时间回顾多位前辈的一生,无论是陈延熙,还是访谈对象——狄原渤、靳晋、梅汝鸿、陈蓉等。采集小组的不少成员表示,虽然现阶段能力有限,但未来愿成为像陈延熙一样的人,把自己对农业的热爱献给祖国大地,把自己的专长用于农业生产。
撰写的不只是报告
在撰写资料长编、年表以及研究报告的过程中,我们对于陈延熙的学术经历、精神品格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知。
陈延熙1932年参加革命,具有伟大的革命精神。后来他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关心国家的农业生产,将科学研究应用到生产一线,具有关心人民大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以及为祖国建设服务的思想。
他不仅是一个革命家、马克思主义者,也是植物病理学领域的一代大师。他开拓的我国植物病害研究新篇章——植物微生态学,现在已发展为一大重要科研领域。
自青年时期至垂暮之年,陈延熙始终坚持亲自下地、深入农业生产。从实践到理论,他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创造了一个个教学、研究、生产相结合的科研成果。对于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来说,这是他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自参与采集工程以来,我们时常会在面对科研难题时想起陈延熙的爱国热情和对学术的刻苦钻研,而他所提出的“植物病理学十批判”,更是提醒我们要用辩证法的观点看待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时刻以批判精神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农业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始终在路上
近一年的采集工作让我们收获颇丰——不仅对陈延熙本人的学术成长历程有了更为深刻、系统的认知,也感动于同时代一批老科学家的奉献与担当。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在革命时期为祖国作出杰出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他们的精神始终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
现在,我们秉持初心,切实做好陈延熙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未来,我们将积极作为,为老科学家的精神传承贡献力量。
(王琦 张楠 陈晨 卯明成 梅汝鸿)
《中国科学报》 (2022-05-12 第4版 印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