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原创科学家宣传产品一览
原标题:争采竞集 百花成蜜——“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原创科学家宣传产品一览
自2010年起,“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正式启动。10多年来,采集工程砥砺奋进,深入挖掘一手资源,积极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全方位地推出了一系列优质原创的科学家宣传产品,为国家、社会、民族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宋微 陈萌萌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以下简称采集工程)是经国务院领导批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牵头,联合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11部委共同实施的一项抢救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史料的工程。
采集工程于2010年正式启动,截至2021年9月累计开展了592位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的采集工作,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类型最广泛的中国现当代科学家口述历史资料库,被誉为“共和国科技史的活档案”。这些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档案资料为宣传我国优秀科技人物提供了重要的原始素材。
随着采集工作的稳步推进,采集工程不断挖掘一手资源,充分发挥其学术性与史实性的优势,积极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推出了一系列优质原创的科学家宣传产品。
这些宣传产品生动展示了科学家群体的崇高精神与人格魅力,以及中国科技事业的奋斗历程与辉煌成就,调动了科学共同体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在全社会形成了理解科学和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推动了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和创新文化建设。
科学家传记系列丛书:
精雕细琢,发挥史实性、学术性优势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科学家传记丛书
采集工程最初的成果是科学家传记系列丛书,这是采集工程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从2011年启动科学家传记系列出版计划,到2013年第一批10册传记出版,再到2021年138册传记和口述自传出版,历经11年,形成了国内最系统的科学家传记丛书。
科学家传记系列丛书以采集小组挖掘的各种文献资料为基础,与口述史访谈互证,以科学家本人的学术成长经历为主线,以其学科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环境为大背景,清晰准确地梳理出科学家成长、成才、成家过程中的关键人物、重大事件和重要节点,真实全面地还原科学家的人生经历、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提炼总结其学术成长的特点及重要影响因素。
这套严肃性的传记丛书,其最显著的特色在于史实性与学术性。丛书将科学家的“个人史、学科史、社会史”相结合,“以小历史来映衬大历史”。丛书遵循历史客观性和史学学术规范的严格约束,以翔实扎实的史料为支撑,从真实的原始资料里客观挖掘和研究,尽管有很多叙事性内容,但在写作手法上淡化文学性,突出史实性、学术性。
丛书的史料类型丰富,几乎涵盖了研究当代史所需要的各种史料类型,包括口述史资料、信件、手稿、档案、证件证书、报道等15个门类。
口述史料是丛书最重要的史料来源之一,也是丛书最大的特色。在采集过程中,采集小组不仅需要对科学家本人以及了解传主科研、生活经历的亲朋好友、同事、学生、助手等进行口述史访谈,还需对史料的相关参与者进行访谈,从而厘清其关键信息与环节,进一步完善文献史料,弥补其不足。这些访谈史料在很大程度上更鲜活、生动地呈现了历史细节,增加了传记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
匠心打磨,在孩子心中播下科学种子
“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
“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之《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袁隆平的故事》绘图
“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系列是采集工程最有代表性、反响最好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该绘本丛书的出版初心是为了拓展传记丛书的青少年读本和低幼读本系列,向孩子们讲述中国科学家的故事、传递中国科学家的精神,从而达到采集工程丛书可以覆盖所有年龄段受众群体的目的。
绘本丛书作品以采集工程的丰硕成果为依托,以严谨的史实为依据,从儿童视角出发,用生动的语言和精美的绘图,真实鲜活地回顾了老科学家的成长环境、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彰显了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在科协的大力推动下,在韩启德院士的直接关心下,该丛书历时两年的匠心打磨,每部书都经过专家多次精心修订,最终呈现为科学性、趣味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的首套体系化的科学家绘本丛书。
因其独特的品质和定位,绘本丛书一经发行,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首印6000套上市一个月便售罄。
为了进一步扩大丛书的影响力,绘本丛书各相关部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活动:《少年科学画报》和《十月少年文学》刊登了“种一个科学梦,等着发芽”征文和征画活动;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和北京出版集团联袂举办新书首发式暨科学家传记绘本编创论坛,吸引了人民网、光明网、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北京出版集团等举办了绘本进校园公益活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成长日记”栏目对绘本丛书的部分主创人员进行了系列访谈;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以“中国科学家”微信公众号为主要阵地,对绘本丛书进行了相关宣传工作,家长们纷纷留言,肯定了绘本在帮助孩子们认识老一辈科学家、树立正面偶像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及光明网、学习强国APP等主流媒体陆续刊发关于科技界、童书界知名专家学者的书评文章;蜻蜓FM、喜马拉雅APP、腾讯网、爱奇艺等多家新媒体平台免费开放绘本相关音频、视频等资源。
绘本丛书第一辑(八册)自2019年问世起,已加印多次,并屡获殊荣,曾入选中宣部2019年重点主题出版物、2019年北京市委宣传重点项目及2019年北京市文化发展基金资助项目、第六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科普图书类金奖作品、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名单、“第九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书香童年·年度优秀童书50本推荐书单”、2021全国家庭亲子阅读红色经典书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好书品读月度童书榜》《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11月优秀畅销书排行榜》等榜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版权也已经输出至黎巴嫩。
绘本丛书第一辑的成功极大鼓舞了主创团队的信心,实践证明,绘本是少年儿童读者群认可度颇高的一种形式。为了更好地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与北京出版集团继续开展了丛书第二辑的出版工作,第二辑(八册)于2020年5月正式出版。
第二辑沿袭了第一辑传统的写实手法,刻画了朴实无华的科学家形象,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板块设置上,在正文基础上仍添加人物小传、年谱、词汇园地、音频读本、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资料库公众号链接等内容,颇具信息量。
在审查流程上,为了不辜负读者信任,工作人员对图书细节严格把关,除编辑、作者、专家的反复斟酌,还采纳了科学家家属等人的建议,进一步提升了绘本的科学性与真实性。
第二辑选取的八位科学家并不被大众所熟识,但他们是各自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为祖国发展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为世界文明贡献了中国人的智慧,这恰恰是对这个低调群体的致敬。
《中国科学报》印刻专版:
深度报道,讲述有温度的科学家故事
《中国科学报》印刻专版
《中国科学报》是采集工程宣传科学家的权威性纸媒之一。自2013年10月18日起,《中国科学报》开设“印刻”专版,发布与采集工程相关的内容。截至2021年9月底,该专版共刊发科学家故事329篇、科学家漫画6组、珍贵科学家史料解读25篇、采集丛书书评5篇等。
印刻专版最主要的报道内容为中国科学家故事。报道的鲜明特色是其内容并不局限于科学家的科研成就,还从科学家的学术成长经历、人物性格、兴趣爱好等多个侧面来讲述有温度的科学家故事。
这些深度报道不是冷冰冰的大事年表或科研成绩,而是把科学家还原成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动地刻画出科学家的人物性格与形象,让报道更具可读性和传播性。这些有温度、有深度的故事均来自于采集工程的一手史料资源。
此外,印刻专版还以科学漫画的形式向读者介绍科学家。与以往科学家严肃的形象不同,漫画以生动诙谐、活泼可爱的方式对科学家形象进行艺术加工,打破了大众对科学家的常规认识和刻板印象,让科学家更接地气,让科学家精神更感染大众。
自2016年以来,印刻专版新增了采集工作者撰写的采集心得内容,即回顾采集工作的幕后故事,重温难忘的采集时光,通过采集小组与科学家接触的切身感悟向老一代科学家致敬。采集心得虽未直接报道科学家故事,但采集工作者的体会从侧面反映出科学家的崇高精神。同时,分享采集工作心得,也为未来的采集小组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跨越时代的百位中国科学家”丛书收录了印刻专版截至2016年9月已刊载的130期内容,讲述了120位科学家的科研生涯与人生经历中最具光环的点滴故事。
第一册收录从事数学、物理学、化学、地学领域研究的38位科学家;第二册为生命科学、医药卫生、农业专辑,共计28位科学家;第三册为技术科学与工程专辑,共计42位科学家;第四册为22位女科学家专辑。该丛书并非印刻专版文章的简单合集,补充了因报纸版面限制而删减的图片和细节片段,呈现了原稿全貌。
《中国科学报》为重要的传统纸媒,其传播内容更具精确性和学术性,又坚持以人为本讲故事,颇具亲和力,有众多高黏度粉丝,印刻专版在宣传科技人物的影响力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系列主题展览:
多维展示,让观众近距离感受
科学家主题展宣传册与画册
“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现场
“我和我的祖国”科学家精神资料选展
采集工程打造的另一张金名片是其陆续推出的以科学家群体为宣传主体的主题展或专题展。展览的初衷是要通过展示采集工程的阶段性成果让公众了解科学发展历程、走近科学家、感悟科学家精神。
展览全部以科学家群体为切入点,以采集工程实物资源为依托,以新兴科技手段与观众互动,实现了展览和活动同步推进,部分展览实施了线上线下融合的布展模式。截至2021年9月,采集工程共举办大型及专题性线下展览4个、各地巡展共74站,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线上推出数字化专题展览7个。
从正式提出办展建议,到采集工程专家团队五易其稿修订首次展览脚本,再到首展的正式落地,历经了超过一年半的酝酿。
2013年12月15日,“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在国家博物馆正式展出。这是采集工程首次展览,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以科学家群体为主题的大型展览——110余件实物、900余幅图片资料、320分钟音频资料、40余分钟视频资料、5个点触屏的文字资料共28万余字,讲述了中国百年来的科学发展史和近700位不同时期的科学家的人生轨迹。
具有故事性的实物、翔实的历史照片、丰富的多媒体展示、互动式的科技手段,均是采集工程首展的亮点。展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刘延东同志亲临观展,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在全国巡展。
在展览闭幕后,“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随即拉开全国巡展序幕。至2015年底,巡展已赴全国32地47站,覆盖包括北京在内的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场参观人数达128万余人。2016—2018年,因地方科协需求或邀请,该展览又组织展出22站,现场参观人数逾43万余人。
2019年9月14~27日,“我和我的祖国”科学家精神资料主题展在中国科学技术馆拉开帷幕。在接下来的2020年,经过采集工程专家团队进一步的精心策划,此次主题展在全国11个省市东西两条线路进行了巡展,并在云南省和安徽省进行两场延伸展览。
2021年,该主题展又分南北两条线路在全国14个省市进行巡展。展览共分“我爱你中国”“无限风光在险峰”“协同攻关,甘为人梯”“接力精神火炬,奋进新的长征”四个展区,展览还特别增加了“坚守初心铺设健康之路”板块,加入公共卫生领域科学家的内容,展示新中国防疫工作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之路。
采集工程成果仍旧是该主题展的重要主体内容。展览共有144块图文展板、24个实物展柜、5块多媒体屏、56件实物,融合新的科技手段和艺术手段,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为核心,讲述不同历史时期的170余位科技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创新奋斗、科学报国的动人篇章。
在巡展的过程中,有些地方主办方又结合地方特色举办了配套展览、云展览、线上直播讲解通道、征文等活动,为当地居民带来科技文化的历史盛宴。
以采集工程成果为内容依托的其他精彩展览还有:2017年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的“坚守初心·为梦前行——老科学家捐赠资料选展”,2018年在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的“恰同学少年——科学家成长足迹展”,这分别是采集工程第二次和第三次线下展览。两次展览均以科学家有关的实物为中心,观众可以近距离观看老科学家当年的照片、书信、笔记本、奖章、工作手稿等相关实物。
普通观众平时都鲜有机会见到这些实物,视觉的冲击力和感受力瞬间放大了科学家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提升了科学家故事的温度。实物还营造了沉浸式体验氛围,让观众更好地感受科学家的魅力和他们崇高的精神世界。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云上共“采”,开启数字化未来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页面
2015年12月,历时近三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http://www.mmcs.org.cn/)正式上线运行。这是采集工程成果的官方线上展示平台,是我国第一个全方位、形象化、多侧面展现中国现代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的门户网站,是公众领略科学世界、解读科学家、领会科学精神真谛的重要场所,是以数字化形式收藏科学家资料(即采集成果)、研究科技人物、展示科学家精神、倡导创新文化的专业平台和重要窗口,旨在实现“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文化”的目标,志在建成中国最大的科技人物专题网站。
截至2021年6月,该网站已收录409位中国现代科学家学术成长的数字化成果,包括珍贵史料8967篇、人物报道992篇、人物影音资料144位、年表116份,论著目录292份、专题展览7期、采集进展141篇、研究进展455篇。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专门设立“公众版”与“学术版”两个版本,目的是为了科学共同体和公众两个受众群体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公众版”主要包括科学家风采、人物报道、专题展览、采集进展、数说等板块,主要收录中国现代科学家的学术成长资料,如珍贵照片、手稿、证书、信件、音视频、报道、年表、传记等,旨在多角度还原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轨迹。
“学术版”主要包括珍贵史料、馆藏介绍、研究进展、资料检索四个板块,现已收录300余篇相关科技人物的研究成果、近万条我国现代科学家资料清单记录,是开放的专业化科技人物研究平台,为研究人员提供准确可靠的研究文献。
自2016年起,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顺应信息化时代需求,搭建了云上展览平台,实现了展览的数字化赋能,陆续推出“党旗下的共和国脊梁”“科学报国铸党魂”“我和我的祖国”“老科学家捐赠资料选展”“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科技梦·中国梦”等特色专题网上展览。
值得关注的是,“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是我国首个现代科学家群体虚拟展览,运用3D技术全方位、立体化、全景式、情景化还原展览全貌,反响良好,这也是对采集工程线下展览进行线上开发的优秀案例。
采集工程展览迎来线上线下双线融合的数字化发展阶段。
全媒体矩阵:
同频共振,实现科学家精神传播效果最大化
“中国科学家”新媒体矩阵平台
为了顺应信息化时代科学传播的新秩序、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更好地为公众讲述科学家故事、扩大采集工程的社会影响力,自2019年6月起,采集工程初步建立了以“中国科学家”微信公众号为核心,辐射微博、头条号、百家号、搜狐号、企鹅号、抖音号、快手号、西瓜号等平台的新媒体矩阵,对采集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渗透和推广。
截至2021年9月底,“中国科学家”新媒体矩阵平台总推送量6003篇(含视频),总阅读量(含视频播放量)达8685.86万次,粉丝数量达16.3万。
在“‘我和我的祖国’科学家精神资料展”开展期间,微博发起“我与共和国的科学记忆”话题,总阅读量超过976.3万次。今日头条号推出的《今年国庆,他的照片与六位开国元勋一同驶过天安门》一文,阅读量高达71.1万次。
采集工程最初的核心新媒体平台是“中国科学家”微信公众号,开设初衷就是为了准确及时地介绍科学人物的科研生涯与家国情怀,致敬榜样力量,弘扬科学家精神。
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筹备与搭建,“中国科学家”微信公众号于2018年12月19日正式上线。该公众号以采集工程启动以来收集的500多位科学家的珍贵历史资料为基础,结合当下流行的传播元素,以短视频与图文介绍为主,多角度呈现中国科学家的成长历程、学术成就和精神世界。
最初推文频率为每周一期,自2019年6月24日起改为日推,并逐渐增加栏目板块,开发关键字检索等功能。
实际上,采集工程早在2017年就曾有过新媒体传播的成功案例。是年3月8日,采集工程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方式,与新华网微信端合作,制作发布音频《女性与科学——何泽慧的故事》。其内容被共产党员、今日科协、新华之声等35个微信公众号转载,获得广泛关注,当日PC端及移动端浏览总量高达40多万。
采集工程在新媒体矩阵领域的建设反映了其为了适应大环境的需求在不同平台的多元化探索与面临新形势及时调整思路的新尝试。因为这些新的探索和尝试,采集工程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活动空间明显加大,在宣传方面的影响力有了大幅提升,采集工程迎来了全媒体宣传的新阶段。相信采集工程未来会在全媒体传播格局下,不断提升传播力和引导力,打造更多的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优质科学家宣传产品。
(作者单位: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中国科学报》 (2021-11-04 第8版 印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