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当时世界主要国家已研发出了彩色电视制式和技术设备,而中国却还没有自己的彩色电视,在我国,黑白电视还属稀奇物件,彩色电视更是遥不可及。1970年,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电视专业会议,确定“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彩色电视,并适当发展黑白电视”。会后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四地以“大会战”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彩色电视技术集体攻关,一是研究、制定我国的彩色电视制式,二是开发、研制我国的彩色电视设备,包括电视发射机和接收机等。
成电早在1958年已设立了电视专业,并与中国电子学会成都分会联合建立了实验性电视中心,同时拥有像顾德仁教授等我国第一批从事电视技术研究的专家和行业领军人物。成电是彩色电视攻关成都会战的领导者和主力军的不二之选。1970年5月19日,来自广东、广西、湖北、河南、陕西、甘肃、宁夏、云南、贵州、四川等十个省区的210余名代表来蓉参加彩色电视会战,攻关会战正式启动。
在成电顾德仁教授的带领下,包括李乐民在内的200多位科技工作者直接跳过黑白电视,开始了彩色电视大公关。除了电视考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之外,还从系内其他教研室和外系调来教师参与彩色电视制式的研究工作。李乐民负责做一个彩色编码电路板,他克服种种困难,几经辛研制出了这个板子。
彩色电视攻关连队-方面加快试播设备的研制和改进,另一方面椀色电视制式进行选择和研究。在攻关之初,国家提出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研究出我们自己的制式。四大会战区都在制式的研究上下了很大功夫,研制出了四十多种制式方案参与了交流会。但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这些制式都没能克服当时世界上三种主流制式(美国和日本的NTSC制,欧洲的PAL制和SECAM制)的固有缺陷。1972年10月,顾德仁教授代表成电参加了我国组成的彩色电视制式赴欧洲考察团,详细考察比较了PAL及SECAM两种彩色电视制式,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在随后的全国彩色电视制式研讨会上,有学者直接宣布采用“换相制”作为国家制式,顾教授以求实务真的科研精神,据理力争,以严谨的科学分析和周密的数学推导证明了“换相制”不过是PAL制的简单转向。经过激烈的争论,最终,选定了PAL制式作为国家规定的暂行制式,并一直沿用至今。1973年10月10日,全套设备投入成都电视台试播,性能较好,后来就将该设备留在成都电视台使用,并成为该台建台的基础设备。彩色电视攻关的成功受到四机部、四川省和成都市的表彰。李乐民说:
有的人讨论体制的问题,有的人出主意,有的人做板子,我是參加做板子,就是做“印制板”,所谓的“印制板”就是做一个电路来实现其中的一部分。我那个时候也很感兴趣,就是到底这个体制应该是怎么样的,我也参加了讨论,主要是顾先生。……体制的问题是很难的事情,要提出-个中国自己的体制是非常的难,我们也试验了一些体制,但是据我所知,最后顾先生他们一起讨论结果还是没有用自己的体制,而是用了德国的体制,所以体制没有创新,但是把国外的体制自己做出设备来,我们学校还是花了很大的力气。
通过参加这个项目,李乐民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一定范围内制式统一的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
20世纪70年代,当时世界主要国家已研发出了彩色电视制式和技术设备,而中国却还没有自己的彩色电视,在我国,黑白电视还属稀奇物件,彩色电视更是遥不可及。1970年,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电视专业会议,确定“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彩色电视,并适当发展黑白电视”。会后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四地以“大会战”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彩色电视技术集体攻关,一是研究、制定我国的彩色电视制式,二是开发、研制我国的彩色电视设备,包括电视发射机和接收机等。
成电早在1958年已设立了电视专业,并与中国电子学会成都分会联合建立了实验性电视中心,同时拥有像顾德仁教授等我国第一批从事电视技术研究的专家和行业领军人物。成电是彩色电视攻关成都会战的领导者和主力军的不二之选。1970年5月19日,来自广东、广西、湖北、河南、陕西、甘肃、宁夏、云南、贵州、四川等十个省区的210余名代表来蓉参加彩色电视会战,攻关会战正式启动。
在成电顾德仁教授的带领下,包括李乐民在内的200多位科技工作者直接跳过黑白电视,开始了彩色电视大公关。除了电视考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之外,还从系内其他教研室和外系调来教师参与彩色电视制式的研究工作。李乐民负责做一个彩色编码电路板,他克服种种困难,几经辛研制出了这个板子。
彩色电视攻关连队-方面加快试播设备的研制和改进,另一方面椀色电视制式进行选择和研究。在攻关之初,国家提出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研究出我们自己的制式。四大会战区都在制式的研究上下了很大功夫,研制出了四十多种制式方案参与了交流会。但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这些制式都没能克服当时世界上三种主流制式(美国和日本的NTSC制,欧洲的PAL制和SECAM制)的固有缺陷。1972年10月,顾德仁教授代表成电参加了我国组成的彩色电视制式赴欧洲考察团,详细考察比较了PAL及SECAM两种彩色电视制式,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在随后的全国彩色电视制式研讨会上,有学者直接宣布采用“换相制”作为国家制式,顾教授以求实务真的科研精神,据理力争,以严谨的科学分析和周密的数学推导证明了“换相制”不过是PAL制的简单转向。经过激烈的争论,最终,选定了PAL制式作为国家规定的暂行制式,并一直沿用至今。1973年10月10日,全套设备投入成都电视台试播,性能较好,后来就将该设备留在成都电视台使用,并成为该台建台的基础设备。彩色电视攻关的成功受到四机部、四川省和成都市的表彰。李乐民说:
有的人讨论体制的问题,有的人出主意,有的人做板子,我是參加做板子,就是做“印制板”,所谓的“印制板”就是做一个电路来实现其中的一部分。我那个时候也很感兴趣,就是到底这个体制应该是怎么样的,我也参加了讨论,主要是顾先生。……体制的问题是很难的事情,要提出-个中国自己的体制是非常的难,我们也试验了一些体制,但是据我所知,最后顾先生他们一起讨论结果还是没有用自己的体制,而是用了德国的体制,所以体制没有创新,但是把国外的体制自己做出设备来,我们学校还是花了很大的力气。
通过参加这个项目,李乐民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一定范围内制式统一的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