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热能工程专家、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徐旭常前瞻性地判断,治理燃煤污染物将成为国内环保工作的关键。然而,当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这个相对超前的课题,不好申请到项目经费。于是他“曲线救国”,巧妙地借助研究燃烧技术的经费,硬是把这个项目给撑了起来。
当时,已经在热能工程、锅炉和燃烧技术领域深耕多年的徐旭常,不仅改进了煤粉燃烧和流化床燃烧设备,还创新发明了煤粉预燃室和带火焰稳定船的直流煤粉燃烧器。
1989年,徐旭常在船型燃烧器流场测量现场
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正是积累了深厚的专业底蕴,让徐旭常紧跟国际燃烧技术的前沿动态,跨出了燃烧学的圈子,将目光转向大气污染防治。他的第一步就是瞄准燃煤污染物中的两大“杀手”——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在研究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徐旭常想尽办法支持相关试验研究。1999年,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在他的带领下诞生了。此后,他又带领团队研究了半干法、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以及燃煤污染物联合脱除技术,为我国燃煤污染防治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燃煤污染物防治研究的过程中,徐旭常又发现了新问题:脱硫工艺产生的副产物——脱硫石膏,堆积成山,既占用大量空间,又可能引发二次污染。如何低成本处理这些脱硫石膏,成了他新的研究方向。
1995年,徐旭常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那一年,在一次国际交流中,他了解到东京大学的学者提出了利用脱硫石膏进行土壤改造的想法。这激发了他的浓厚兴趣,他立即在我国东北采集土样,并寄往东京进行盆钵试验,结果显示脱硫石膏改造土壤的方法有效。
徐旭常(左三)在日本东京参加盐碱化及酸性化
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危害及修复国际会议时讲学留影
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这一发现让徐旭常倍感振奋,他开始深入研究土壤和农业相关知识。经过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利用普通的农耕技术,将脱硫石膏播撒到广袤的盐碱地中?为了验证这个想法,他四处奔波了近两年,最终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1999年,徐旭常带着团队来到了内蒙古土默川旗托克托县伍什家乡毡匠营村,开启了他的“石膏变形记”。这里曾有人尝试过改造盐碱地,但失败了。徐旭常并未被困难吓倒,他决定用耕、耙等普通农田耕作方式,直接在盐碱地中撒播脱硫石膏。令人惊喜的是,试验效果非常显著,当年40亩试验田的出苗率就达到了60%,并在秋后取得了丰收。接下来的两年里,出苗率分别提升至80%和100%,产量也有了大幅度增长。
当地农民见到改良后第一年的收成,纷纷表示惊叹:“这和用灌排法连续改良30年后达到的产量差不多。”从此,这种盐碱地改良技术一炮而红,从内蒙古到宁夏,再到黑龙江、辽宁、天津、吉林、新疆,数十万亩盐碱土地因此重获新生。
徐旭常在宁夏西大滩拍摄盐碱地
改良后栽种的向日葵生长情况
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2010年,在接受采访时,已经跨界转型为一名土壤专家的徐旭常颇为欣慰地说:“美国同行听到我们用脱硫石膏改良碱土取得突破,都吃惊地瞪大了眼睛。”2016年,美国农业部宣布,将利用烟气脱硫石膏改良农用土壤作为一项新的国家最佳实践,这意味着徐旭常的盐碱地改良方法不仅在国内取得了成功,还获得了美国官方的承认与推广。
2009年,徐旭常(右二)
参加宁夏盐碱地改良利用高峰论坛
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脱除技术的日益成熟,碱化土壤改良也卓有成效,徐旭常又鼓励团队成员将研究方向转向PM2.5和重金属污染等新的领域。
从烟囱下的污染斗士,跨界成为农田里的绿色魔法师,徐旭常敢于挑战,勇于创新,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为真实全面展现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收集保存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经历的宝贵资料,特邀请您向采集工程捐献传记、证书、信件、手稿、著作等学术成长过程相关的各类资料。2021年采集工程项目申报现已启动,火热报名中!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