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开甲:以家作“铠”,为国铸“盾”
原标题:“两弹一星”元勋的学风精神 | 程开甲:以家作“铠”,为国铸“盾”
他是中国首次原子弹试验的技术负责人;
他是中国核武器事业开拓者和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创建者;
他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他就是“中国核司令”——程开甲。
成长历程
程开甲1918年8月3日生于江苏吴江一个商人家庭。小学毕业后,他在1931年考入了浙江嘉兴秀州中学。在数学老师姚广钧的教导下,程开甲初步展露数学天赋,同时他的英语成绩也十分优异。
图:1937年程开甲(右二)获浙江省教会中学英文演讲比赛第一
年幼时的程开甲常在图书馆借阅科学家传记,据他回忆“是这些书,使我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科学家追求真理、热爱祖国的精神深深地感到了我,教育了我,对我的人生起了重要作用”。此时,科学梦的种子已在他心中种下。1937年,成绩优异的他考入浙江大学物理系学习,成为王淦昌、束星北、陈建功、苏步青教授的学生。
海外求学历程
194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1946年8月,程开甲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成为物理学大师波恩教授的学生。在此时期,程开甲主要从事超导电性理论的研究。并与导师波恩共同提出了超导电性双带机理,在Nature、Physical Review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
图:程开甲(左三)在英国
图:程开甲(左一)与波恩教授(前右一)等人合影
工作历程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31岁的程开甲毅然回国。回国后,他先后在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任教,在近十年时间里,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固体物理学》教科书,在《物理学报》、《南京大学学报》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图:《固体物理学》程开甲著
1960年夏,程开甲经钱三强亲自点将,调进了我国核武器研制队伍,原子弹研制初期,程开甲被任命为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分管材料状态方程和爆轰物理研究。他第一个采用合理的TFD模型估算出原子弹爆炸时弹心的压力和温度,为原子弹的总体力学计算提供了依据。
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1962年,因核试验技术攻关的需要,程开甲放弃了熟悉的领域,接受了这项组织赋予的艰巨任务。核试验是大规模、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科学试验,它涉及到多种学科及各种实验方法和测试手段,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研究任务。
当时我国无论是理论还是技术都还是一片空白。可是,程开甲认为,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去干,把理论上的系统分析与实践相结合,就能抓住任务关键。
程开甲与其他同志反复研究并起草了首次核试验测试的总体方案,对课题进行了分解,重点抓任务的协调、解决关键的技术问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群策群力研制出了上千台测试、取样、控制等各类实验设备和仪器。
图:1980年程开甲(左2)在其工作单位讲课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程开甲参与并见证了这不平凡的一刻。在程开甲不平凡的百年人生中,有一件平常的小事伴随了他一生,和程开甲一起工作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独特的习惯——不论走到哪里,他的身边总带着一块人人都熟悉的小黑板。在这样一块普通的小黑板上,程开甲曾用粉笔计算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方式。
图:程开甲在黑板上计算
从原子弹研究到氢弹试验
原子弹成功后,程开甲又带领队伍投入到氢弹制造领域中。原子弹与氢弹的威力有天壤之别,试验方法自然也有很大的区别。考虑到测试效应与节省费用,专家一致同意氢弹原理试验采用塔爆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安全性十分低。
为解决这一难题,程开甲又在黑板上一遍遍反复计算,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得到了几条解决的办法。在模拟试验后,结果符合预期,程开甲终于能拍着胸脯保证安全问题了。
图:程开甲(左三)在核爆炸试验现场
1966年12月28日,我国氢弹原理试验成功。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
从1964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4年,程开甲一直工作、生活在核试验基地,在西部大戈壁滩上隐姓埋名20多年。
程开甲是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在核武器的研制和试验中作出突出贡献,在他的参与下,中国核爆炸理论逐步建立并发展,他用一片赤诚之心,一心为国,二十载奔赴在茫茫大漠,用勇于奉献的信念,默默无闻地为国家铸成了威震八方的核惊雷。
参考资料:
[1]程开甲口述;熊杏林,程漱玉,王莹莹访问整理.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创新·拼搏·奉献 程开甲口述自传[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6.
[2]程开甲:惊天事业 沉默人生. 科技日报. (2014-01-11).
https://www.cas.cn/ky/kjjl/gjzgkxjsj/2013/chengkaijia
/mtbd/201501/t20150115_4300600.shtml
[3]程开甲.中国科学院.(2020-04-15).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036567/e6f2-I54-LPdD5wj6pXlVWV3BBwLiQ-A65wWEd
WTecVyiOiPppdkXztEP2qgVlJ2wtiv3u_s_fIi6zPRMBsGNlo_N68pEbdnOobGvRnQQ6GP0t2Is7
O54HBnMpGGbgG5EmVmUABIFZX0PA3MPlI
[4]宋健主编.“两弹一星”元勋传 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王修智主编.“八荣八耻”的故事 下[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