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

刘广志院士:钻探技术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来源:腾讯网      日期:2016-03-31

2008年2月26日上午10时,我国著名的钻探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新中国探矿工程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刘广志院士做客腾讯网,向网友们介绍了钻探技术和发展历史,在访谈中刘广志院士介绍说,钻探技术发源于中国四川,其首要作用是找水喝,其次是找盐吃。钻探技术堪称是我国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刘广志院士说,首先大家都有这个常识,打井就是为了吃水,其次是找盐吃。人类缺了水和盐都是不行的。由于四川地处内地,不像华东这些省份,沿海的人吃盐都很随便,所以,在很久以前,四川人就千方百计的想找盐,他们从找盐就发现了冲击式的钻探。有一本美国人写的关于钻探的书,这本书上说,在1700年以前,中国人打了1万多口井,深度都超过500米,目的就是取盐。

钻探技术起源于中国,这个不仅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这么认为,而且很多外国科学家也是这样认为的。钻探技术在我国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钻探技术的发明是对世界的一个大贡献。国外的一些专家曾经认为,古代钻探的方法是经过了萌芽、诞生、技术突破、成熟之后才传到西方的,特别是传到美国和英国。古代钻探技术的发展对世界开发石油,开发天然气,开发岩盐、开发卤水井都起了启蒙、奠基、创新的作用。从而改变了人类的燃料结构和食物结构。

起初钻探技术是为了找水和盐,后来钻探技术经过发展,便用来开采石油,开采各种各样的固体矿产。解放以前,我们中国很可怜,只有12台小型的地质钻机,其中还有6台是日本遗留下来的破烂儿,有的齿轮、通用部件都偷着卖了,还有六台是我们从美国进口的另外六台加起来一共12台。1935年我们打过一口最深的一口井深达1001.42米,那个时候用的冲击式的钻探能打这么深的井,在世界上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中国现在有近2000台钻机在行动,有5万多工人在工作,规模很大,已经居世界首位。

为真实全面展现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收集保存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经历的宝贵资料,特邀请您向采集工程捐献传记、证书、信件、手稿、著作等学术成长过程相关的各类资料。2021年采集工程项目申报现已启动,火热报名中!

详细

刘广志院士:钻探技术堪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来源:腾讯网 日期:2016-03-31

2008年2月26日上午10时,我国著名的钻探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新中国探矿工程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刘广志院士做客腾讯网,向网友们介绍了钻探技术和发展历史,在访谈中刘广志院士介绍说,钻探技术发源于中国四川,其首要作用是找水喝,其次是找盐吃。钻探技术堪称是我国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刘广志院士说,首先大家都有这个常识,打井就是为了吃水,其次是找盐吃。人类缺了水和盐都是不行的。由于四川地处内地,不像华东这些省份,沿海的人吃盐都很随便,所以,在很久以前,四川人就千方百计的想找盐,他们从找盐就发现了冲击式的钻探。有一本美国人写的关于钻探的书,这本书上说,在1700年以前,中国人打了1万多口井,深度都超过500米,目的就是取盐。

钻探技术起源于中国,这个不仅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这么认为,而且很多外国科学家也是这样认为的。钻探技术在我国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钻探技术的发明是对世界的一个大贡献。国外的一些专家曾经认为,古代钻探的方法是经过了萌芽、诞生、技术突破、成熟之后才传到西方的,特别是传到美国和英国。古代钻探技术的发展对世界开发石油,开发天然气,开发岩盐、开发卤水井都起了启蒙、奠基、创新的作用。从而改变了人类的燃料结构和食物结构。

起初钻探技术是为了找水和盐,后来钻探技术经过发展,便用来开采石油,开采各种各样的固体矿产。解放以前,我们中国很可怜,只有12台小型的地质钻机,其中还有6台是日本遗留下来的破烂儿,有的齿轮、通用部件都偷着卖了,还有六台是我们从美国进口的另外六台加起来一共12台。1935年我们打过一口最深的一口井深达1001.42米,那个时候用的冲击式的钻探能打这么深的井,在世界上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中国现在有近2000台钻机在行动,有5万多工人在工作,规模很大,已经居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