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表

1989年

日期:2022-04-06

3月24-29日,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室和信息中心与《光明日报》社邀请我校部分专家教授对我国农业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向政府提出新的思考和建议。与董恺忱、刘巽浩、刘少伯、毛达如、靳晋发言。

3月27日,学校教育改革成果“教学-科研-推广中建立农科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农业部主持的鉴定,被认为在全国农业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经评审获国家级特等奖。

4月19-23日,参加国家教委在南京召开的科技委员会。

4月26日,在校广播室对学生发表广播讲话。

4月27日,北京市劳动模范、模范集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我校科技攻关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课题组被评为北京市先进集体。

5月6日,李鹏总理邀请首都11位农业专家教授在中南海座谈,共同研究以科学技术成果发展农业问题。与安民、王树安、毛达如、曾士迈一起参加。

5月16日,与首都10位大学校长就北京市高校学潮问题发表公开信。

6月9-15日,赴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参加该校生物学部落成典礼,对首届互派学生实习具体事项进行安排。

6月,制定完成《北京农业大学组合式教学计划》(试行方案),首次编制“组合式”教学计划。

7月,随以宋健为团长的中国科学家代表团访苏。

8月13-20日,作为宋健率领的中国政府科技代表团成员赴苏联访问,应邀在“中国在苏联科技活动日”做《中国黄淮海平原的综合治理和农业开发》报告。

9月7日,北京市举行庆祝教师节暨表彰优秀教师大会,当选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优秀教育工作者奖章。

10月5日,参加归国博士联谊会和发言。

11月26-31日,参加国务院全国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会议。

11月28日,与北京10所大学校长,就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中国移民紧急救援法案》发表致美国大学校长的公开信。

在《第四纪研究》1989年第2期发表论文《中国黄土中古土壤的发生学研究》,应用形态学、

微形态学、化学和矿物学研究了中国黄土中古土壤的发生学性状和成土过程,并探讨了黄土中古土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替和分类问题。

在娄成后主编的《我国北方旱区农业现代化》发表论文《北方旱区的土壤》,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北方地区旱区的土壤状况。

为真实全面展现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收集保存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经历的宝贵资料,特邀请您向采集工程捐献传记、证书、信件、手稿、著作等学术成长过程相关的各类资料。2021年采集工程项目申报现已启动,火热报名中!

详细

1989年

日期:2022-04-06

3月24-29日,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室和信息中心与《光明日报》社邀请我校部分专家教授对我国农业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向政府提出新的思考和建议。与董恺忱、刘巽浩、刘少伯、毛达如、靳晋发言。

3月27日,学校教育改革成果“教学-科研-推广中建立农科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农业部主持的鉴定,被认为在全国农业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经评审获国家级特等奖。

4月19-23日,参加国家教委在南京召开的科技委员会。

4月26日,在校广播室对学生发表广播讲话。

4月27日,北京市劳动模范、模范集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我校科技攻关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课题组被评为北京市先进集体。

5月6日,李鹏总理邀请首都11位农业专家教授在中南海座谈,共同研究以科学技术成果发展农业问题。与安民、王树安、毛达如、曾士迈一起参加。

5月16日,与首都10位大学校长就北京市高校学潮问题发表公开信。

6月9-15日,赴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参加该校生物学部落成典礼,对首届互派学生实习具体事项进行安排。

6月,制定完成《北京农业大学组合式教学计划》(试行方案),首次编制“组合式”教学计划。

7月,随以宋健为团长的中国科学家代表团访苏。

8月13-20日,作为宋健率领的中国政府科技代表团成员赴苏联访问,应邀在“中国在苏联科技活动日”做《中国黄淮海平原的综合治理和农业开发》报告。

9月7日,北京市举行庆祝教师节暨表彰优秀教师大会,当选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优秀教育工作者奖章。

10月5日,参加归国博士联谊会和发言。

11月26-31日,参加国务院全国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会议。

11月28日,与北京10所大学校长,就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中国移民紧急救援法案》发表致美国大学校长的公开信。

在《第四纪研究》1989年第2期发表论文《中国黄土中古土壤的发生学研究》,应用形态学、

微形态学、化学和矿物学研究了中国黄土中古土壤的发生学性状和成土过程,并探讨了黄土中古土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替和分类问题。

在娄成后主编的《我国北方旱区农业现代化》发表论文《北方旱区的土壤》,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北方地区旱区的土壤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