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921年3月21日生于浙江宁波。1942年毕业于国立云南大学矿冶系。曾任马氏体相变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贝氏体相变委员会委员,1999年起任名誉委员。任国际学报《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原Metallography)国际顾问编委,日本钢铁学会会刊国际版《ISIJ International》顾问编委。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名誉教授。现任昆明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六校名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于2017年3月7日在宁波逝世,享年95岁。
在马氏体相变、贝氏体相变、形状记忆材料及材料热力学诸领域研究获丰硕成果。揭示了无扩散的马氏体相变中存在间隙原子的扩散,由此重新定义了马氏体相变、修正了经典动力学方程成功地由热力学计算铁基。铜基合金和含Zr02陶瓷的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Ms)运用群论分析马氏体相变晶体学创建了铜基合金贝氏体相变热力学,论证了贝氏体相变的扩散机制并发现Zr02-Ce02中的贝氏体相变。建立形状记忆合金的物理-数学模型,发展了形状记忆材料,优化了一些实用材料的相图,推出Cu-Zn相图热力学,以及杂质元素在钢中分布热力学等。
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论文集中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著作10部,其中《金属学原理》培育了建国后第一代材料工作者;《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材料热力学》、《材料科学导论》和《相变原理》等著作培养了我国几代材料科学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著作类)三等奖,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获2001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0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