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传记基于口述访谈和实物采集,以史实还原了徐如人的学术成长过程,准确、完整、清晰地勾勒了其求学历程、师承关系、学术成就、学术成长中关键节点和重要事件。
导 言
点击阅读|第一章|身世与家庭
原籍上虞 出身名门
日军入侵 辗转浙南
点击阅读父逝母去 骨肉分离
手足情深 难忘胞弟
|第二章|战乱中颠沛流离的八年
逃避战火 省会内迁
祠堂住家 庙宇小学
求学困难 生活多艰
|第三章 | 抗战胜利后的中学生活
初中学习 有教无类
中学改制 名校崛起
时局动荡 艰难抉择
点击阅读|第四章 | 沪杭解放后的大学生活
考取复且 感悟大学
转学交大 受业名师
政治积极 革命热情
清贫自得 谊结金兰
|第五章 | 支援东北 建设边疆
初到长春 突击俄语
参与建系 艰苦创业
荣登三尺台 教学始长成
启蒙高教 师承关老
|第六章 | 两年的复旦进修
复旦进修 人生关键
感于钨钼 潜心钼钒
尊师重教 名师高徒
点击阅读|第七章 | "激情年代"的教育改革
校办工厂 生产硼砂
课程新体系 教改"一条龙"
教改回头看 试行小班课
相逢知己 甘苦与共
|第八章 | 逆境中不断求索的十年
隔离审查 身陷囹圄
下放农村 劳动改造
不泯才智 造福乡里
返校进厂亦有担当
父行子效 言传身教
|第九章 | 重新开启事业
年近半百 重启事业
科学春天 开创领域
走出校门 弄潮国际
|第十章丨奋斗与耕耘——改革开放后在吉大工作的 40年
培育专业方向 开创无机合成
改善实验条件 建国重实验室
培养优秀团队 引进高端人才
科研重大突破 引领走向国际
|第十一章 | 杏坛悟语 科教人生
热爱教学 传道授业
科研勤奋 成果累累
教研相长 人才辈出
学科建设 推陈出新
培养师资 提携后学
潜心学问 著作等身
|第十二章 | 美满婚姻 幸福家庭
婚前八年 志同道合
婚后十年 养育子女
珠联璧合 比翼齐飞
情系故土 医榻相依
子女成才 和睦孝悌
结 语
附录一 徐如人年表
附录二 徐如人主要论著目录
参考文献
后 记